“武義大漆髹飾技藝”傳承人:漆器背后深藏柔情

原標題:驚艷世界皆于萬般磨礪漆器背后深藏鐵漢柔情
在大部分人的想象里,漆器是現(xiàn)代工藝的產物,與中國傳統(tǒng)談不上多大聯(lián)系。就在不久前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上,大漆盒子被選定為第九屆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國禮之一,漆器這項傳統(tǒng)工藝再次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站在國際外交舞臺上,而在這場跨國的漆器對話中,使得它又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放眼浙江,在金華武義縣,就有這樣一位“視漆器如命”的民間傳統(tǒng)漆器工藝大師——鐘宏云,默默地用手藝講述著自己與漆器不可分割的人生故事。
兼容并蓄
一如既往的匠心獨運

五十多歲的鐘宏云身板硬朗,皮膚黝黑,手臂粗壯,指甲間都是雕琢漆器留下的痕跡,頭發(fā)有范兒的向腦后扎成一束,渾身散發(fā)著擋不住的藝術魅力。他少年時代與漆器結緣,16歲便拜師學藝,從此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初中畢業(yè)后,憑借著自己的熱愛,鐘宏云選擇了學做漆器,“當時學手藝是為了生活,而自己又比較喜歡繪畫”。憑借做事專注、踏實勤奮的性子,鐘宏云很快出師,成為了一名職業(yè)髹漆藝人,當時主要負責家具髹飾工藝?!澳菚r候人們家里有喜事都會置辦手工制品,我就跟著師傅走街串巷、上門服務,為他們訂做漆器,很苦但是很有趣?!?/p>
幾年后他便離開武義,帶著工具箱出游,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一方面為了謀生,另一方面學習各地漆器工藝。他走南闖北,歷經十多年的磨練,通過眼觀耳聽,不斷增進自己對漆器工藝的了解,最終也達到了將各地的漆器制作手法兼收并蓄、融會貫通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技藝風格。
八十年代,大量的家具開始規(guī)?;藴驶a,手工髹漆技藝的生存空間被大大擠壓,像鐘宏云這樣上門做工的髹漆藝人生活難以為繼、面臨失業(yè),許多手工藝人都再尋出路,唯有他還咬牙堅持著。憑著一份對髹漆技藝的深厚情感,1994年,鐘宏云回到武義創(chuàng)辦“漆香草堂”,專門從事大漆髹飾技藝的傳承、研究,并開始著手研究已失傳的瓷胎漆器工藝。
獨挑重擔
讓瓷胎漆器工藝重見天日

漆器最早起源于中國,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漆器有著輕巧耐用的特性,其所用的大漆材料天生具有保鮮、防腐的功能,哪怕存放千年都不會損壞,這些優(yōu)點決定了它的地位之高。
沉迷于漆器的鐘宏云一心念著古時候的漆器制作工藝,然而因工序繁瑣多半都已失傳。心有不甘的他走訪各地,收集大量資料,進行無數(shù)次實驗,最終摸索出一套“瓷胎漆器”的工藝方法,并結合武義當?shù)劓母G,還原了大漆瓷器的這項失傳已久的技藝,讓漆瓷重見天日、大放異彩。
武義大漆髹飾技藝一直都是浙江漆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代傳承中一直強調原生態(tài)材料的使用和對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堅守,其金華八婺特有的“豆腐底”工藝和鑲嵌、收金工藝就是武義大漆技藝的主要工藝類型。
鐘宏云的漆香草堂一直以傳承傳統(tǒng)“大漆髹飾”技藝為己任,在鐘宏云的影響下,鐘宏云的妻子徐德蘭、兒子鐘奇君,全部投身于漆藝事業(yè)中。經過一家人的共同努力,現(xiàn)已恢復了興于“瓷胎”髹飾技藝、犀皮漆工藝、漆砂硯、鑲貝工藝、唐代古琴工藝、金繕工藝等失傳已久的工藝,并使得髹漆技藝進一步發(fā)展。2016年10月,武義大漆髹飾技藝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合作創(chuàng)新
申請國家級非遺傳承文化遺產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鐘宏云同浦江竹編手藝非遺傳承人葉道榮合作制作竹胎漆器,同千年婺州窯非遺項目傳承人邵文禮合作制作瓷胎漆器,這些非遺大師間的合作,讓這些傳統(tǒng)技藝互相碰撞,在傳承和發(fā)揚方面擦出了更為耀眼的火花。
現(xiàn)在的鐘宏云在武義有兩家漆香草堂,一家交由兒子鐘奇君打理,主要側重古琴的制作和金繕技藝修復,另一家自己帶著徒弟打理,完成一些日常的漆器訂單制作和研發(fā)接下來打算推廣的“紅妝系列”漆器工藝品。
目前,漆器產品主要以工藝品類為主,例如掛屏、瓷瓶、碗、漆畫、硯臺等,以及部分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果子桶、收拾盒等,裝飾題材以賦予美好寓意的花鳥、山水、人物、吉祥圖案為主。接下來的“紅妝系列”,正是迎合了舊時大戶人家嫁女的民情風俗,又一次將漆器作為中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展現(xiàn)的載體,帶到千家萬戶中。
問及未來的打算,鐘宏云眼里放著光侃侃而談,他想將“武義大漆髹飾”技藝進一步申請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讓這項中國傳統(tǒng)技藝得以更好的保護。這些年他培養(yǎng)了很多徒弟,他們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為大漆技藝的發(fā)揚默默奉獻著,他打算在明年申請開辦培訓班,為那些有興趣的人提供更多的接觸機會,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項技藝推廣給更多的人,讓大漆工藝實現(xiàn)“百姓化”,真正走進千家萬戶,走進人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