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棕編技藝雖精但銷路差 多舉措讓非遺傳承人少些遺憾

2017年12月06日 14:39   來源:江西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陳云飛展示其作品。本報記者童夢寧攝
陳云飛展示其作品。本報記者童夢寧攝

  原標題:多措并舉 讓非遺傳承人少些遺憾

  3年前,新建區(qū)流湖鎮(zhèn)的35歲農民陳云飛是一名裝修工人。3年后,他潛心研習、創(chuàng)新棕編技藝,先后獲評南昌市唯一的流湖棕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傳承人、第二屆民間工藝大師,有一代“棕師”的美譽。不過,這些光環(huán)未給他帶來太多的經濟收入,家里的開銷基本靠妻子商云蘭做電商客服的收入來維持。

  不少非遺傳承人迫于生計不得不另謀出路,而年輕的陳云飛盡管在夾縫中求生存,仍選擇了堅守。

  非遺傳承 手藝精細

  11月29日,記者來到了陳云飛租住在新建城區(qū)的家。房屋面積大約60平方米,其中一間被用來做陳云飛的工作室,簡易的工作臺擺滿了棕葉碎片以及棕編作品。這些以不同品種棕葉編織成的螞蚱、螳螂、公雞、孔雀等動物,個個神態(tài)迥異,栩栩如生。其中身長達60厘米的巨龍不僅編出了威武霸氣的神形,連龍爪細小的鱗片也用棕葉絲編出來,令人嘆為觀止。

  陳云飛向記者介紹,棕編是用棕櫚葉為原料來編織的傳統(tǒng)手工藝,已有1700年的歷史,其中南昌棕編以新建區(qū)流湖鎮(zhèn)為主。自古以來,流湖鎮(zhèn)民間一直有棕編習俗,他的爺爺在世時就是當地民間有名的棕編手藝人。

  銷路不佳 收入微薄

  對陳云飛來說,自然界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他幾乎都能用棕葉編織出來。他雖是“民間工藝大師”,但卻面臨作品難賣或賤賣的困惑。此外,由于經濟條件所限,他家中狹小的工作室也難以收徒傳授技藝。能擁有一間大一點的工作室,成了他心中的期盼。

  為了生計,陳云飛曾在街頭兜售自己的棕編作品。一只栩栩如生的昆蟲,市場價格才8至10元,一天下來實在賺不到什么錢。有時在文化館的推介下,他走進學校、社區(qū)傳授棕編技藝,每小時可掙200元課時費。但這些收入也難以維持生計。養(yǎng)家重任基本上落在從事電商客服工作的妻子肩上,這令他很愧疚。

  多措并舉 傾力幫扶

  對于陳云飛面臨的困境,省插花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贛派禪意插花創(chuàng)始人曾濤表示,以后如果有一些插花表演、授課等活動,他會叫上陳云飛,為其提供更多的舞臺,讓更多人了解、接受南昌棕編的技藝。

  共青團南昌市委宣傳部長周振波則表示,近期他打算去一趟陳云飛家中,了解其棕編技藝及生活困難等情況,爭取發(fā)揮團組織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幫扶活動。

  新建區(qū)文化館館長金小燕向記者介紹,近期,該部門已出面幫陳云飛拿下了2萬元棕編工藝品訂單。區(qū)文化部門已積極與區(qū)教育及殘聯等部門對接,開展包括棕編在內的非遺手工課。此外,根據區(qū)里的規(guī)劃,近兩年內,面積達一萬余平方米的區(qū)文化藝術中心將投入使用,屆時可視情況給陳云飛設一間工作室,圓其收徒、授課需要專業(yè)場地的心愿。

  南昌市文化館館長李琦對記者說,市文化部門一向重視陳云飛的成長和發(fā)展。目前已在珠市小學落實開設民間文化手工課,陳云飛可在該校有償授課。市文化館還就全市非遺傳承人制訂了中短期培訓計劃,將免費送陳云飛等中青年非遺傳承人進入高校,接受專業(yè)學習。李琦還呼吁,非遺傳承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支持和參與,才能讓古老的非遺項目重新活起來。(童夢寧)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