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制作首部古希臘戲劇將登臺 融合剪紙風(fēng)
原標(biāo)題:國家大劇院制作首部古希臘戲劇將登臺
中國剪紙“剪”出阿里斯托芬喜劇《鳥》
本報訊(記者 韓軒)古希臘戲劇是世界戲劇藝術(shù)的發(fā)源,但在中國上演的古希臘戲劇卻不多,喜劇更是少之又少。4月26日至5月2日,國家大劇院新制作阿里斯托芬的喜劇《鳥》將正式與觀眾見面。它不僅是國家大劇院開幕運營十年來制作的首部古希臘戲劇,也將通過中國舞臺元素的呈現(xiàn),讓喜愛古希臘喜劇的觀眾一飽眼福。
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臘喜劇代表作家,有“喜劇之父”之稱?!而B》作為他的代表作之一,以興建“云中布谷城”即空中鳥國為核心,批判了當(dāng)時社會中存在的負(fù)面現(xiàn)象,也寄托了對尋找一方凈土、建立理想世界的愿望?!肮畔ED喜劇誕生于民間歌舞,和悲劇相比,它更接地氣,也與現(xiàn)實社會有關(guān)聯(lián)。”出于這個原因,本劇導(dǎo)演之一、著名戲劇導(dǎo)演兼教育家羅錦鱗選擇了這部《鳥》,把它搬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
讀過古希臘戲劇的人都知道,劇作中夾雜著大量的典故傳說與冗長的神話人名,對白也以詩句的形式出現(xiàn),不僅不容易理解,也不易搬上舞臺進行表演。為了讓觀眾看明白,本劇另一位導(dǎo)演羅彤將《鳥》的原劇本進行了重新編譯。作為長期從事古希臘戲劇研究、中希文化交流的導(dǎo)演,她查閱了《鳥》的多種譯本,“我們在保持詩意的基礎(chǔ)上,把原作中的詩句變得更加口語化。讓演員說著既朗朗上口,又符合原作的詩化美。”
主創(chuàng)團隊還在不背離劇情的情況下,刪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典故和情節(jié),劇中過多重復(fù)的歌隊就被舍去?!岸谔峒爸袊^眾不熟悉的天神時,保留他們的職能,而不是只說他們的名字?!绷_彤說,比如古希臘天神德墨忒爾出現(xiàn)在劇中時,對她的稱呼會在她名字前加上職能,稱其為“農(nóng)業(yè)女神德墨忒爾”。
古希臘戲劇雖然古老,面向的卻是今天的中國觀眾,羅錦鱗的排演理念正是“用現(xiàn)代的手法,讓觀眾看得明白”。在舞臺呈現(xiàn)上,他把古希臘簡潔、夸張、幽默的戲劇理念,與中國戲劇虛擬、象征與寫意的風(fēng)格融合,“就像‘咖啡加牛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
屆時,觀眾將在劇場中欣賞到一臺具有中國剪紙風(fēng)格的古希臘喜劇?!拔枧_設(shè)計為兩角稍向上折的紙,紙張在燈光效果下像是懸空,把舞臺切分為3個空間?!北緞∥杳涝O(shè)計張鵾鵬介紹,這張大“紙”上有孔,劇中的“鳥”會從孔中出現(xiàn)。此外,舞臺左后方的橄欖樹也是由剪紙藝術(shù)做成的寫實形象。
該劇以“鳥”為名,劇中的鳥由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的演員表現(xiàn)。該劇形體設(shè)計賈菲說,演員們沒有單純模仿鳥的形態(tài),而是借用了中國美學(xué)元素羽毛,也就是戲曲舞臺上的翎子,來輔助表演。“演員手執(zhí)羽毛,就像鳥兒的翅膀,不過羽毛不僅僅是鳥的形象化符號?!辟Z菲說,羽毛也可以當(dāng)作武器,成為演員手中的長劍,“而在一場婚禮場景中,演員將用手中的羽毛搭成一座橋,就像中國傳說中的鵲橋?!?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