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僑胞黃帝陵共祭“人文初祖” 追根溯源話傳承
中新社西安4月5日電 題:海外僑胞黃帝陵共祭“人文初祖” 追根溯源話傳承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對第一次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肯尼亞僑胞戰(zhàn)冬而言,“凈化心靈”是他最直觀的感受。
巍巍橋山,泱泱沮水,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陜西黃陵橋山軒轅殿前廣場舉行。萬余名海內外炎黃子孫拜謁黃帝陵,表達華夏兒女慎終追遠的虔誠心意及對中華民族復興的祈盼。
作為肯尼亞中華總商會副會長的戰(zhàn)冬于2000年到肯尼亞,在當地經營餐飲、超市和旅行社等方面的生意,他的子女也都出生于肯尼亞?!拔覍τ谥腥A文化的傳承很重視,雖然非洲的條件不是很好,但我還是給孩子們請了中文的家教,所以他們的漢語都沒落下?!?/p>
戰(zhàn)冬告訴記者,他祖籍山東,每逢假期帶孩子回來,第一站總是先要到曲阜,也是為給孩子灌輸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
黃帝陵位于陜西省黃陵縣橋山,自西漢以來被公認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世稱“中華第一陵”。清明祭祀黃帝陵是眾多炎黃子孫的共同心愿,歷年清明公祭黃帝典禮都昭示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fā)展的理念,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
在橋山之上,美國華人企業(yè)家聯合會會長施乾平對于“祭祖”有著自己的理解,“炎黃子孫不能忘本,此次公祭活動對于海外華僑華人尋根,以及青年華僑增強民族認同感,頗具積極意義?!?/p>
施乾平相信,每位前來參加公祭活動的海外僑胞回到自己所生活的國度,都會與身邊的親朋好友講述在這里看到的一切,并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受。
巍峨的黃帝陵軒轅殿內,立著一座以漢代黃帝石刻畫像為藍本的石刻浮雕黃帝像,融合中國傳統(tǒng)與現代寫實手法塑造的浮雕像,凸顯出軒轅黃帝縱觀古今、令人景仰的恢宏氣勢。
來自新西蘭的車衛(wèi)星首次參加公祭活動,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公祭典禮拉近了海外僑胞與祖(籍)國的距離,也拉近了對先賢的懷念之情,這讓我感到海內外華夏兒女同心同結?!?/p>
作為新西蘭華人婦女聯合會會長,車衛(wèi)星對中新社記者談到,回到新西蘭以后,她會向當地華僑華人宣傳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并鼓勵他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從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發(fā)揮海外僑胞的紐帶作用。
全球華人有規(guī)?!爸胤迭S帝陵”尋根祭祖始于上世紀90年代,多年來前來拜祭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已逾百萬人次。
公祭典禮之后,戰(zhàn)冬在橋山種下一棵“同心樹”,“種樹從表面上看是綠化環(huán)境,但從精神層面是告訴我們要‘把根留住’,以后我會帶子女一起來看看。到時這棵樹應該也長高了。”他最后坦言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