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非遺 數學老師兼職教安岳竹編3年30多人學有所成
原標題:搶救非遺 數學老師兼職教安岳竹編
資陽市安岳縣的安岳竹編工藝作為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曾是進貢御品,暢銷國內外。然而,和諸多非遺一樣,安岳竹編后繼乏人。尤其是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汪子明去年去世后,傳承遁入困局。
困境中,汪子明的弟子,如今擔任數學教師的李剛站了出來。因為他,其所在學校3年前開起了竹編課,將竹編技藝搬進課堂,由他“兼職”傳授安岳竹編工藝。如今,3年過去,有30多名學生學有所成,他寄望能有學生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安岳縣文體廣新局也表示,李剛重拾安岳竹編技藝,并傳授給學生,或將成為安岳竹編這一非遺的“搶救師”。下一步,他們準備將其作為安岳竹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申報,以更好地傳承這一工藝。
落寞
曾為進貢御品暢銷國內外 如今傳承人已逝后繼乏人
四川素有“竹鄉(xiāng)”之稱。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編制竹箕填石攔河,唐代時與生活結合,有了竹扇、竹席、竹鳥籠,及至清朝時期竹編與文化藝術相結合,尤其是用竹絲編制的“龍鳳席”細薄、光滑、柔軟、可折疊,成為御用佳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安岳竹編中的涼席、枕席、桌席、蚊帳、帳檐、條幅、掛屏、座屏等高檔竹編工藝品暢銷國內及歐美、東南亞、中東、日本等地,頂峰時全縣從業(yè)人員達2萬余人,每年可外銷300多萬件,其中以安岳縣李家鎮(zhèn)的竹席、永清鎮(zhèn)的竹背、高升鄉(xiāng)的筲箕和龍臺鎮(zhèn)的竹編生活用品為代表。此后,安岳竹編作品在國內外展出,收獲了很多贊譽。其中,“毛主席在天安門揮手致意”7尺條幅等作品至今保存在首都展覽館。
安岳竹編藝人創(chuàng)新開發(fā)了竹絲書畫、竹絲寶扇、屏風、座屏等幾十個品種,上百種圖案。2009年,安岳竹編工藝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然而,上世紀90年代起,竹編日用品被塑料制品等廣泛取代,需求量日益減少,難以為繼的竹編藝人陸續(xù)外出打工,從事竹編行業(yè)的人越來越少。2002年底,曾經享譽中外的安岳唐氏工藝竹編廠停產后,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因竹編工藝復雜、工期長、產量少等原因舉步維艱?!熬幹埔粋€好的工藝作品,周期太長,價格也不算高,所以從事竹編的人越來越少?!卑苍揽h文體廣新局負責人說。
安岳縣文體廣新局藝術股負責人介紹,去年,安岳竹編工藝的唯一代表性傳承人汪子明去世,“他曾去學校教過竹編,也帶過一些徒弟,但徒弟基本都沒從事這一行,他的后人也沒人學過竹編?!?/p>
傳承
數學教師兼職教竹編
3年30多人學有所成
盡管安岳竹編后繼乏人,但在傳統(tǒng)竹編之鄉(xiāng)李家鎮(zhèn),當地初級中學卻在3年前將“竹文化”引入校園,開設了竹編課。該校數學教師李剛曾師從汪子明,學有所成,獨立完成的“哪吒鬧海”工藝竹編曾在成都參加全國工藝品賽展時獲三等獎。
6月26日,在李家鎮(zhèn)初級中學竹編興趣教室里,李剛及學生們編制的竹編作品分類陳列,既有竹編文字和竹編圖畫等作品,也有背簍、竹籃、筲箕等實用的生活用品。其中,一幅制作精美的《八駿圖》竹編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這是李剛在2011年暑假花了43天時間編制的,曾有人出價4000元。“每周三下午上竹編課,因為下周要考試了,所以這周的竹編課沒上?!崩顒傉f。
今年45歲的李剛于1992年考入安岳縣師范學校,在校期間,學校曾聘請工藝竹編傳人汪子明到學校傳授工藝竹編?!拔覐男【透依锶司幈丑鸵恍┖唵蔚闹裣?,加上我也喜歡書法和繪畫,便參加了學習。”李剛回憶,兩年中,至少有200多名學生跟著汪子明學習竹編。但不少同學因嫌工藝竹編破竹等工序繁雜,且無繪畫基礎,相繼退出?!拔耀@獎的‘哪吒鬧?!に囍窬幘褪悄菚r編制的,也是200多名學生中唯一一個獲獎的?!?/p>
師范校畢業(yè)后,李剛被分配至學校教書,2002年調至李家鎮(zhèn)初級中學擔任數學教師。教學任務重,加之擔任班主任,他無暇從事工藝竹編創(chuàng)作。直到2011年,他在央視看到關于老師汪子明的節(jié)目,得知安岳竹編后繼無人,這才逐漸喚醒他,“不能把技術爛在肚子里”。為此,他慢慢撿起曾經的竹編技藝,在2011年利用暑假,編制了“八駿圖”。
2015年,學校開展青少年學技能活動,李剛將竹編技藝搬進課堂。每周三下午的興趣課,李剛都會分藝術組和生活組對學生進行授課,講解工藝竹編和實用竹編的編制工序和技巧。“第一期有12名學生參加,其中4人基本掌握了竹編工藝工序和技術。”李剛說,3年來,共有100多名學生學習竹編,有30多名學有所成,10多人能獨立編制一些工藝竹編或實用竹編作品。
“學校開了竹編課,挺好奇的,就來學了,也算是一種愛好。”初二學生陳珍說,經過學習,如今她能獨立編制竹編文字作品。
李剛說,據他了解,安岳目前掌握竹編工藝的人還有,但因年事較高,加之市場等因素,早已不再從事竹編行業(yè),自己是從事安岳竹編最年輕的人?!拔抑越虒W生竹編,就是想把這門技藝傳下去。不一定要求他們的技藝有多精湛,但至少要讓他們會完整的編制工序和技巧?!崩顒傄财诖苡龅綆讉€有天賦的學生,把這門技藝發(fā)揚開來。
舉措
或成為安岳竹編“搶救師” 當地準備將其申報為傳承人
安岳竹編工藝的唯一代表性傳承人汪子明去世,那么,后繼乏人的安岳竹編這一省級非遺又如何傳承呢?
“主要是安岳竹編的市場小,所以很多曾經的竹編藝人外出打工了?!卑苍揽h文體廣新局負責人說,雖然未做過具體統(tǒng)計,但從掌握的情況看,如今有為數不多的人在外地從事竹編行業(yè),而安岳本地除了一些實用竹編匠人外,鮮有人從事工藝竹編行業(yè)。
在他看來,李剛在學校開設的竹編課上傳授安岳竹編技藝,利于安岳竹編的傳承,至少這培養(yǎng)了一部分人的興趣,而只有有人學,才能將安岳竹編工藝傳承下去?!暗壳暗拿孢€比較窄,需要進一步擴大?!痹撠撠熑苏J為,李剛師從汪子明,其通過教學重拾安岳竹編技藝,或將成為安岳竹編這一非遺的“搶救師”。
安岳縣文體廣新局藝術股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準備將李剛作為安岳竹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并采取更多措施,以將安岳竹編這一省級非遺傳承下去。
成都商報記者 姚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