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石巧芳在法國傳播中國園林文化 借園林寄托鄉(xiāng)思
視頻:旅法華人:我在巴黎建造中式園林 來源:央視國際高清
石巧芳在法國傳播中國園林文化
粉墻黛瓦、飛檐重脊、漏窗回廊……更有玲瓏奇石、名貴花木裝點其間,盡顯“咫尺之內(nèi)造乾坤”的蘇式園林意趣。
這是坐落于巴黎西郊圣-雷米市、法國唯一的一處中國園林——怡黎園。對園子的主人石巧芳來說,這個占地1萬平方米的園子就像她精心呵護的孩子。
用匠心培植園林
2004年,借中法“文化年”契機建成開園;2007年另辟牡丹園,今天所見的怡黎園絕非一日之功。
“園子里添置的物件,每一件背后都有一個以文化會友的故事?!敝袊酥v求“禮尚往來”,一兩件小禮物成為客人對他們盛情的答謝:來自家鄉(xiāng)的考察團贈送的太湖石,被石巧芳視為“陪嫁品”而倍加珍視;許昌鄢陵的三支臘梅由河南的合作伙伴贈送,被她精心培植在園子里。
“法國人愛花,園林設計也大量用花作裝飾?!笔煞荚谂c法國朋友交流后總結道。為了適應這種審美需求,她從中國移植,或在當?shù)嘏嘤隽四档?、茶花、梅花、菊花等中國特色花卉。如今,園子里各品種次第開放,四季長春。
14年來,在石巧芳夫婦二人的堅守下,怡黎園已經(jīng)打造成一座既保留中式園林風味,又符合法國審美的獨特文化景觀。
借園林寄托鄉(xiāng)思
讓石巧芳始終感念的是,筑園以來旅法華僑華人的幫助與支持。當年,20個僑社集體捐資,在怡黎園里豎起了一座10米高的牌坊,一面刻寫“閱華樓”,另一面是“望鄉(xiāng)石”。
當?shù)厝A僑華人為何會欣然出資、積極出力呢?作為一名旅法華僑,石巧芳深知個中緣由:一為排遣鄉(xiāng)愁,在異國他鄉(xiāng)看到這樣一處中國景觀,自然會生出親切;二則為溝通鄉(xiāng)誼。
怡黎園對新一代華僑華人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怡黎園經(jīng)常會迎接來自巴黎及外省學校參觀的孩子,石巧芳格外關注其中的華人臉孔,“他們對園中的中國物件并不陌生,在中國文化知識的問答游戲中,華人孩子總會搶著回答。參觀后,有些孩子還會和我約定下次再來。”
以愛心播撒文化
今年6月18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中國的端午節(jié)。怡黎園里,粽葉飄香,游人如織。系上五彩繩,佩戴中藥香囊,法國游客還有機會體驗傳統(tǒng)“六藝”之一的射箭。
每年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以及5月牡丹盛放的“牡丹節(jié)”,怡黎園都會舉行盛大的游園活動。在游園活動中,每到一處,石巧芳都會向游客解釋景觀背后蘊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如壽山石里有中國古代鑒石的“六德”精神,大片竹林中包含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文人情懷。
今天,隨著石巧芳夫婦對怡黎園的推廣,更多法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游客慕名而來,“他們起初只為賞花,走進園子便會發(fā)現(xiàn):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一幅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立體圖景徐徐展開”。
當初因好奇異域文明,到法國深造的石巧芳,如今成為一名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她說:“文化交流是相互的。中法兩國文化積淀深厚,同時又對彼此文化始終抱有好奇與欣賞。頻繁深入的文化交流是兩國友好交往、密切合作的重要基礎?!?/p>
石巧芳還記得一次參觀講解后,一個孩子撲閃著大眼睛,天真地問道:“怡黎園是用什么種子種成的?”她想了想,回答了一個單詞:“愛”。
懷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石巧芳在法蘭西播撒中華人文美的種子,為兩國人文交流不斷耕耘……(賀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