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與巴黎詩歌雙城會舉辦 詩意與城市共鳴
當成都遇上巴黎,詩意迸發(fā)
本報記者 葉 子
金秋蓉城群賢至,詩詠四海千闋開。10月12日至15日,“2018·第二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都與巴黎詩歌雙城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100位世界杰出詩人齊聚蓉城,一場詩歌盛宴在此上演。成都與巴黎,一個是中國的詩歌之城,一個是法國的文藝之都,當兩座城市以詩歌為媒邂逅,無限詩意就此迸發(fā)。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碰撞
“我在我的家里/讀到一首杜甫的詩/寫于745/我在杜甫草堂/念了一首我自己的詩/作于2017年/憑借這些符號作成的詞/就像云幻化出的形象/在無窮的天上”
10月13日,一場微雨過后的杜甫草堂,空氣清新、秋意盎然,“致敬杜甫”草堂詩歌朗誦會在這里舉行。隨著法國詩人伊馮·勒芒念出他的詩作《杜甫草堂》,現(xiàn)場仿佛時空交錯,人們在千百年間穿梭。
“在杜甫草堂吟誦寫給杜甫的詩,我感覺回到了自己家中?!崩彰⒄f,自己從15歲就愛上了杜甫,因為杜甫以一顆良善之心處理人一生最重要的命題,小人物在他筆下從未缺席。去年參加首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后,勒芒便回國寫下這首作品。
詩人吳向陽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商業(yè)離詩歌越來越遠,應該有一股力量把人們拉回詩歌中,而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碰撞有助于詩意的產(chǎn)生?!爱斘覀兓仡^看,去尋找詩意,這很有價值。”吳向陽說,這次交流讓他了解到很多西方詩人都在關注中國的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他們對詩歌的尊重和敬仰說明,在商業(yè)社會之中仍有詩心存在。
西方與東方的交融
趴在樹上撓癢癢的大熊貓、在林子里歡快進食的小浣熊……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看到中國的國寶熊貓,外國詩人們都興奮地拍照。
法國詩人塞爾日·佩里說:“我生命中嶄新的發(fā)現(xiàn)就是看見了熊貓,我總是在超市里碰到熊貓,而這次我見到了真的熊貓。”佩里認為,熊貓是世界上最有詩意的動物,它們睡覺的時候也在工作,在酣睡中把宇宙間的力量和靈感抓住。佩里表示,他要給熊貓寫一首贊美詩。
來自委內(nèi)瑞拉的詩人弗雷迪·楠斯熱愛中國和成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東郊記憶藝術(shù)園區(qū),以及觀看川劇變臉、客家舞蹈時,他都拿出手機錄制視頻,準備分享給親人朋友們。當記者問到他是否讀過杜甫的詩時,他不僅回答自己對杜甫一首寫秋雨的詩印象深刻,還打開手機相冊,指著一張他保存的畫像,用并不標準的漢語激動地說,“杜甫!”
詩人、翻譯家樹才告訴記者,此次詩歌周將主題定為成都與巴黎雙城詩歌會,就是想在法語和漢語之間尋找一種關聯(lián),在東方和西方之間建立交流的平臺,讓中國詩人和世界詩人對話。
詩歌與城市的共鳴
放眼海內(nèi)外,提起有詩歌氣質(zhì)的城市,中國的成都和法國的巴黎是兩顆閃耀的雙子星。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成都國際詩歌周組委會主任吉狄馬加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成都和巴黎的相似之處可以從多方面來體會。這兩座城市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同時,都對異質(zhì)文化有著強大的包容和吸收能力,它們都有一種讓詩人和藝術(shù)家能完全融入其中的特殊氛圍,能將高雅文化與市井文化相結(jié)合,讓現(xiàn)代時尚和傳統(tǒng)意蘊完美融合。
法國詩人、小說家帕拉·畢佳妮認為,城市與詩歌是密不可分的。她并不期待驚喜,因為靈感和詩意就存在于城市的細節(jié)中,比如街道的一棵樹木、房子的一塊石頭?!熬拖癯啥?,詩歌仿佛存在于生活的每時每刻。”畢佳妮說。
四川省作協(xié)副主席、成都市文聯(lián)主席、詩人梁平告訴記者,成都正在推廣天府文化、建設國際名城,天府文化重要的文化基因就是詩歌?!霸姼枋菦]有國界的,哪怕我聽不懂,但我能達到一種呼應和共鳴?!绷浩胶荛_心,參加本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外國詩人們對成都給與了很高的評價,他們一致認為,西方有巴黎,東方有成都?!霸姼枰殉蔀槌啥嫉姆??!绷浩秸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