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今日霜降:吃柿子賞紅葉 人們開始“備冬”

2018年10月23日 07:3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資料圖:紅葉美景?!顤|東 攝
資料圖:紅葉美景?!顤|東 攝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10月23日電(記者 上官云)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意味著冬天即將來臨。在中國北方,這個時節(jié)可以吃甘甜多汁的柿子,南方某些地區(qū)則習慣吃鴨子進補。此外,很多地方還會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在老北京人的記憶里,過去的霜降,則是“備冬”的信號。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210度。與寒露相比,霜降到來后,天氣會變得更冷,露水會凝結成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古籍《二十四節(jié)氣解》中也提到:“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笨梢?,“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xiàn)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

  由于天氣更加寒冷,古代物質條件落后,難免有人會生病,熬不過寒冬,民間逐漸形成了一些習俗,希望能祛除兇穢、未來吉祥如意。山東煙臺等地,便有霜降節(jié)西郊迎霜的做法。

  也有的地方,霜降前要“送芋鬼”。據(jù)稱,孩子們會用瓦片壘梵塔,然后在塔里點燃柴禾,待到瓦片燒紅后,毀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隨后將瓦片丟至村外,稱作“送芋鬼”,以祛除不祥。

  在霜降時節(jié),菊花仍然盛放。古代,它被視為 “候時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很多地方要在這時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重視與喜愛。

秋歌 攝

資料圖:秋歌 攝

  諺語也說“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天氣逐漸變冷,正是調整飲食習慣的進補時機。

  南方一些地區(qū),會在霜降前后吃鴨子,鴨肉脂肪比較少,幾乎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吃,比較適合在霜降進補。

  除此之外,不少地方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人們想出了牛肉的多種做法,比如蘿卜炒牛肉,或者牛腩煲等等,希望在冬天也能身體強健,抵御寒冷。另外,羊肉與兔肉也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適當多吃一些。

  民間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即“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認為吃了柿子不會流鼻涕,其實,柿子有暖胃的功效,霜降前后正是成熟的季節(jié),也合適食用。

  而對過去的老北京人來說,霜降就像是一個信號,意味著要開始“備冬”了。天橋民俗文化保護辦公室主任趙興力回憶,主要就是做三件事:保暖、腌咸菜,儲存大白菜。

資料圖:隨著霜降節(jié)氣的到來,香山紅葉進入了最佳觀賞季節(jié)。 金碩 攝

資料圖:隨著霜降節(jié)氣的到來,香山紅葉進入了最佳觀賞季節(jié)。 金碩 攝

  冬天要取暖,在沒有集中供暖的時候,需要燒煤點爐子,這就得預先清洗好“煙筒拐脖”,散掉燒煤產(chǎn)生的濃煙。趙興力回憶,那時一到霜降,就得把爐子重新用膠泥重新“抹”一下,火又旺,又省煤。

  “還要提前買煤,在天冷前曬干?!壁w興力說,同時還得糊窗戶,早前用報紙,后來用塑料薄膜,目的還是“保暖”。

  “因為霜降天涼,院里養(yǎng)的花要放在室內了,花盆放在窗戶上,陽光一照,又暖和又好看?!壁w興力說,自己小時候住在一條胡同里,到了霜降,家家戶戶都開始腌咸菜,預備冬天食用,也是一景。

  在趙興力看來,無論是上述種種有趣的霜降習俗,還是人們?yōu)榱诉^冬所做的一些準備,其實都代表著對身體健康、家庭興旺的祈盼。也是這些習俗,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完)

【責任編輯:齊倩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