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中國僑網(wǎng)11月22日電 題:今日小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小雪(戴叔倫)
花雪隨風(fēng)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今天迎來了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個
——小雪。

這個時候中國北方黃河中下游的平原上就該迎來初雪,
氣溫逐步達(dá)到0℃以下,棉襖開始上身。
南方地區(qū)也慢慢開始進(jìn)入冬季。
蘇軾《贈劉景文》一詩中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p>
說的就是此時的初冬景象。

冬日晝短夜長,容易引發(fā)抑郁,
美食配美酒,可謂享受。
白居易《問劉十九》曰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在桌子中間支上一個銅鍋,
擺上羊肉、牛肉、山藥、白菜……
約上好友或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邊涮邊吃,
暖洋洋的下肚,
呵,別提有多舒坦了。

安徽人迎了豐收,要做糍粑準(zhǔn)備祭祀了。
他們會把糯米蒸熟、搗爛,
團成一個個雪白的小球,
再在沾上花生黃豆研成的粉,
有時還會澆上一勺紅糖汁,
咬上一口,特別軟糯香甜。

在浙江有人會稱糍粑為年糕,
“年糕,年糕,年豐壽高”。
是該準(zhǔn)備食物,越冬了。
“錢镈停置,農(nóng)收積場?!?/p>
曹操在《冬十月 》中這樣描述此時人們的生活情景。

“冬臘風(fēng)腌,蓄以御冬”
把五花肉切條、腌漬、晾干、熏制……做成臘肉
到了春節(jié),就能嘗到咸淡適口、熏香濃郁的美食啦
湖南的冬筍臘肉、四川的蒜薹炒臘肉
讓人胃口大開,能多吃一碗飯!
“十月豆,肥到不見頭?!?/p>
小雪時臺灣嘉義縣布袋一帶,可以捕到“豆仔魚”。
還有烏魚、旗魚、沙魚等
干炸、豆豉、清蒸……都很好吃。
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
做過冬的口糧,味道獨特。

小雪算是秋冬交替的時節(jié),最是容易生病
喝魚湯、雞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菌菇、蔥白、蘿卜等能預(yù)防感冒;
黑芝麻、黑豆、木耳,不僅能養(yǎng)身,還能抵御寒冷。
若遇上口干、舌燥、咽喉不適,
蜂蜜水、梨水、白開水最是對癥。

喝粥也是冬季養(yǎng)生的好選擇。
不同的粥有不同的功效:
小米粥健脾養(yǎng)胃、小麥粥養(yǎng)心除煩、山藥粥補腎益氣。
朋友們還有什么習(xí)俗和養(yǎng)生秘方
歡迎留言和小僑分享
一起健康過冬
(來源: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作者:齊倩茹 制圖:劣青英 ID:qiaowangzhong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