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大馬79歲老人的娘惹糕點店 29年傳承家鄉(xiāng)味道

2018年12月23日 15:05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金黃色的木薯糕是最討喜的糕點,烘得外層焦黃芳香,雖然制作工序多,但因需求量高,每天都有供應。(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金黃色的木薯糕是最討喜的糕點,烘得外層焦黃芳香,雖然制作工序多,但因需求量高,每天都有供應。(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中國僑網(wǎng)12月23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相信許多愛吃娘惹糕點的怡保人,對位于怡保兵如港的邱英志娘惹糕餅中心不會感到陌生,超過30款多樣化的糕點,顏色繽紛亮麗、香甜軟糯,不只很吸晴也很可口。

  娘惹糕最大的特色是顏色艷麗,口感軟糯,一些糕點因取用植物如班蘭葉、蝶豆花的汁液來為糕點上色,形成艷麗的色彩和結合了香料和椰漿而散發(fā)陣陣迷人香氣。

  邱英志娘惹糕餅中心已開店29年,糕點每天新鮮制作,店內(nèi)常飄來一陣陣迷人的糕點香氣。這里的糕點有木薯糕、燒飯(Rempah Udang)、打楠糕、九層糕、藍花沙谷米糕、紅豆糕、珍珠糕、杯仔糕、紅菇、芋頭糕、麻芝等,還有炸煎堆、炸芋丸、炸蝦餅、炸年糕、面包、壽桃等,琳瑯滿目。

  79歲的任麗云表示,糕餅店是他的丈夫邱英志創(chuàng)辦,當年丈夫的公公婆婆和父母都是做糕點為生,早前在金寶路和兵如港做糕點,然后交給印度人以挑擔方式售賣娘惹糕,后來才搬進店里經(jīng)營。

  說起店里的招牌點心,任麗云如數(shù)家珍:“我沒有認真算過我們每天制作多少種糕點,大約有30多種吧!比較受到食客歡迎的糕點是木薯糕。每天制作約10托木薯糕,這也是最多工序的糕點,要去皮要刨成泥,加入椰漿再烤熟,烘烤出來會比較香。另外,我們的‘燒飯’(RempahUdang)也很熱賣,以糯米包著炒香的椰絲和蝦米,帶有香辣的參峇味,用香蕉葉包好后再放進鍋里炒香,當香蕉葉的香味融入在糯米飯內(nèi),更添誘人風味?!?/p>

  她把手藝傳授給兒子和媳婦,四代人都是做糕點為生。媳婦阮馨萍表示,大多數(shù)糕點都是每天以手工制作,邊做邊賣。通常在下午3時許,大部份的糕點已出爐了,現(xiàn)場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糕點,有批發(fā)也有零售。

【責任編輯:吳侃】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