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留學生把中國年味帶回家:家里吹來中國風
原標題 華大留學生把中國年味帶回家
“我家吹來中國風”
1月19日—2月20日,華僑大學“華文星火”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團的42名留學生在住在國開展春節(jié)主題系列活動,將他們在中國學習到的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帶回家。濃濃的年味吹進了千家萬戶,在海外掀起一股“中國風”。
中國故事進課堂
今年“華文星火”首次走進非洲東部島國毛里求斯的La Bourdonnais中學,為當?shù)貙W生帶去別開生面的中文課。隊員們將中國歷法里的十二生肖與傳統(tǒng)手工剪紙相結(jié)合,讓當?shù)貙W生在體驗剪紙藝術(shù)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中華文化。
羅靜霞是毛里求斯的華裔留學生,在華僑大學學習了4年的華文教育專業(yè),她希望能夠向母校的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在中國的故事以及所了解的中華文化。
掛燈籠 貼春聯(lián) 曬幸福
印尼棉蘭市慈光彌勒學校掛著學生們手工制作的燈籠,校園里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學生們將課堂上學會的中國春節(jié)故事講給父母和朋友聽,將親手制作的燈籠、剪紙等帶回家,并通過貼春聯(lián)、拍全家福等方式,感受全家團圓的溫暖幸福。
在老撾的波里坎塞省和萬榮省,學生們也紛紛將有著美好祝福和寓意的春聯(lián)貼在家門口,辭舊迎新,增添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
“華文星火”進社區(qū)
“華文星火”的隊長張志宏是“華文星火”項目的發(fā)起人,也是華文教育專業(yè)的一名“特殊”學生,年近40歲的他已經(jīng)連續(xù)3年回到自己的居住地——泰國四色菊府,足跡遍及四色菊府的十幾所中小學校。今年,他首次嘗試將課堂搬到社區(qū),用村民們最熟悉的泰國方言分享他所了解的中國故事。從春節(jié)“年獸”的傳說到中國人期盼的“年夜飯”,從“春運”的高鐵發(fā)展到“年貨”采購的移動支付大變革,向鄉(xiāng)親們展示了一個立體全面的中國。
據(jù)悉,自2016年7月以來,華僑大學華文學院249名留學生和73名國內(nèi)大學生共同組建了36支文化傳播團隊,利用寒暑假前往“一帶一路”沿線6個國家24個城市40多所學校開展“華文星火”系列活動,參與的中小學生達1萬余人次。
(盧鵬 方芳 張笑千 李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