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國文化 來華留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需要過程
來華留學生的開學季
日前,各高校迎來開學季。來華留學生陸續(xù)返校,開始新學期的生活。無論是剛到中國留學的新生,還是已在中國讀過一學期的老生,他們都為融入留學生活、了解中國而努力。
從結緣中國到留學中國
黃蓓蕾
數(shù)據(jù)顯示,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北京語言大學已經(jīng)為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qū)培養(yǎng)了近20萬名懂漢語、熟悉中華文化的外國留學生。隨著新學期開學季的到來,北京語言大學校園又熱鬧起來,來華留學生紛紛返校。
探索中國文化
孫博來自法國,如今是北京語言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新生。2013年,他第一次到中國?!皝碇埃也⒉涣私庵袊?。到中國后,第一印象是中國幅員遼闊,城市很大;第二印象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非常不同。”孫博說。
到中國后,孫博到過不少城市,感受當?shù)氐娘L土人情及中國南北方之間的文化差異。“我很喜歡住在中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睂O博說,“我對中國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很感興趣,對中國民俗文化也充滿好奇?!?/p>
孫博非常喜歡中國的書法,在他眼中,書法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觀賞價值?!爸袊鴷ǚ浅*毺?,既神奇又漂亮。”孫博說。
談到為何選擇到中國留學,孫博告訴筆者,是因為對中國的興趣。在法國讀本科時,他選擇了漢語和中國歷史相關的專業(yè)?!皩W習了多年漢語,我希望有到中國留學的機會?!睂O博說。
到中國留學后,孫博很快適應了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除正常的學習安排之外,孫博還安排一些課外活動用來消除緊張感,比如到北京各博物館和景點參觀,與中國同學多交流。
“我覺得好奇心是適應新環(huán)境的驅動力,抱著不懈探索中國文化的想法,會讓我的留學生活變得有趣。”孫博說。
適應新環(huán)境需要過程
沈瑞芝和孫博一樣,是北京語言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新生。她來自泰國,就讀于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我是華裔,家中仍然保留著很多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到中國之前,我以為會很快適應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但是到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適應新環(huán)境還需要一個過程,我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鄙蛉鹬フf。
因為家人的工作與中國相關,10年來,沈瑞芝每年至少會到中國旅行1次,親身感受到了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泰國讀完本科,沈瑞芝選擇到中國留學。
“我對中國的歷史很感興趣,也想了解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到中國后,我看到中國各行各業(yè)高速發(fā)展,心生贊嘆。尤其觸動我的是,中國在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仍能感受到傳統(tǒng)的印記,我感受到了古老與現(xiàn)代的交融?!鄙蛉鹬フf。
沈瑞芝正在努力完成她的學業(yè)?!袄蠋熀蛯W校的工作人員對來華留學生都很友善。我見過很多中國學生,他們學習非常認真,我也努力向他們學習?!鄙蛉鹬フf。
交換生的留學生活
于璐嘉
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開學季精彩紛呈,操著各種語言的外國留學生也匯聚在校園中。
勇敢邁出第一步
來自日本的吉原萌香是新生,即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開始自己的留學生活。
“雖然日本和中國離得很近,但我沒到過中國,所以想到中國留學,親身體驗這里的文化和生活?!奔认憔妥x于日本大東文化大學中文系,如今到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交換學習1年。
初到中國,吉原萌香對這里的生活充滿期待?!拔蚁虢缓芏嘀袊笥眩€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也想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吉原萌香告訴筆者,在中國交換學習這一年對自己來說既寶貴又富有挑戰(zhàn)。
“之前我一直在日本生活,沒有接觸過其他國家的文化?!奔认阏f,“也鼓不起勇氣和外國朋友交流。”但現(xiàn)在,她愿意邁出第一步,和朋友們溝通。
面對新的環(huán)境,吉原萌香除了面臨生活挑戰(zhàn)之外,也有來自學業(yè)的壓力。由于平時書面功課做得比較多,中文口語訓練相對較少,吉原萌香擔心無法用中文流利溝通。針對學習弱項,她做了相應的學習計劃,“我會把課上沒聽懂的單詞或者句子都寫在筆記本上,課后再復習和鞏固。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師或者學長請教。另外我希望能在今年內考取漢語水平五級證書?!?/p>
吉原萌香深知,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學這個國家的語言,因此她會努力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接受中文挑戰(zhàn)
來自意大利的安陸西也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名交換生。他就讀于羅馬大學中文系,如今到中國交換學習1年中文?!皩W中文的學生來說,到中國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很珍惜?!卑碴懳髡f。
雖然剛來中國不久,但是安陸西適應得非??欤⑽从X得飲食和文化差異給自己帶來不便。中國人的很多生活習慣,比如喝熱水、泡腳等,安陸西都能接受,“熱水喝得慣、中國菜也吃得香”。他希望認識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并在中國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
安陸西告訴筆者,目前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來自中文。“不論是買東西,還是打出租車,都需要用中文表達。” 安陸西說,雖然他用中文溝通還是有難度,但還是愿意在挑戰(zhàn)中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新學期到了,安陸西有了新目標?!笆紫仁悄軓谋蓖忭樌厴I(yè)。其次,我還打算參加漢語水平六級考試。”安陸西告訴筆者,他希望將來還能回到中國繼續(xù)讀書,而考取漢語水平六級證書對申請到中國讀碩士非常重要。
談到和中文的緣分,安陸西說是“來源于對漢字的興趣”。“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漢字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便想學好中文,進一步地了解中國。”安陸西如是說。
因漢語帶來的奇遇
許黛如
時光荏苒,轉眼我已在日本生活了3年。在讀研究生之余,我兼職做對外漢語教師,這在此前是萬萬沒想過的。但也正是這段經(jīng)歷,給我?guī)砹诵碌恼J知、領悟與成長。
隨著中國的發(fā)展,近些年海外掀起了“漢語熱”。在日本,漢語也大受青睞,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日益增加。我本科讀的是日語專業(yè),很快適應了日本的留學生活,所以閑暇之余希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在中文學校,我能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歸屬感,雖然每周只工作兩三天,但我覺得身在異國也能感受到祖國的溫暖。
我在日本的一家連鎖中文學校工作,學校有自己的教材,教學模式是一對一。剛開始,我以為教中文很簡單,畢竟中國人教中文,能有什么難的呢?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外國人學漢語和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學中文差別很大,因為他們不具備基本的中文語言能力,發(fā)音方式不同,所以教學要從最基本的發(fā)音和漢字教起。再加上沒有中文語言環(huán)境,教學更是難上加難。尤其對于剛入行的我來說,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記得剛教課那段時間,我每次都萬分緊張,為了講1小時課,需要備課的時間卻很長。
我的學生大多是因為工作需要才開始學習中文,但也有例外。
有位60多歲的老爺爺,眼睛都花了,學中文純粹是因為熱愛這門語言。他聽課特別認真,每個讀音都反復確認,寫字一絲不茍、工工整整,讓我很是感動。
還有位學生曾采訪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的中文水平很高,在課堂上用中文對話基本沒有障礙。但也正因如此,我需要提前查閱很多資料,除了語言教學本身,還要準備中國傳統(tǒng)文化、飲食習慣等相關素材。我和這位學生經(jīng)常討論中日飲食差異,他特別喜歡中國的豆?jié){油條,也喜歡中國文化。“希望我們都能成為中日友好的橋梁?!彼f這句話時認真的神情、誠懇的態(tài)度至今還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
我的學生中還有一位非??蓯鄣捻n國小姐姐,她在日本工作,因為經(jīng)常到中國出差,所以需要惡補中文。她說中文太難了,但是發(fā)音很好聽;她說漢字很難寫,于是書上密密麻麻做了很多筆記。
在日本教中文雖然辛苦,但收獲也很多。如今,我比過去更愿意傾聽了,也對中文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體會。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人生就是一次旅程,你我都在路上。各種磨難與挑戰(zhàn)、成功與失敗、挫折與平淡組成了各式風景。因為漢語,我與很多人結緣,相聚在一起共同學習、互相成就,了解不同的文化與生活習慣。這對于我來說,即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段風景。
(寄自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