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攤販文化后繼乏人:90歲老嫗每天13小時堅守面攤
原標題:新加坡攤販文化后繼乏人:90歲老嫗每天13小時堅守面攤
參考消息網(wǎng)3月18日報道 路透社3月6日刊登了題為《老齡化的新加坡:90歲的面條攤販守護民間美食文化》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如果沒有人攙扶,梁月明(音)走不了10米遠。然而,這位身體虛弱的90歲老太仍在新加坡鬧市區(qū)經(jīng)營著一家云吞面攤,每天至少賣出200碗云吞面。
梁月明每天凌晨4點左右起床,在算過賬目做完祈禱后,兒子帶她去當?shù)厥袌鰹楫斕靷洳恕?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從上午8點到下午5點,她守著一口煮面條鍋,弓著身子切叉燒肉,或是盛出一碗碗的價格不貴的熱面條。
梁月明說:“只要情況允許,我就努力干下去,但我現(xiàn)在老了?!彼切录悠逻@座亞洲城市國家的老一輩美食攤販之一。
“我擔心這些年來積累的經(jīng)驗會遺失。我的孩子們沒有一個能接手。”
新加坡約有110個攤販中心(即上世紀70年代清理這座島嶼時為走街串巷的食品小販設(shè)立的露天美食廣場),他們的6000多個攤位常常爆滿。
新加坡政府曾表示將在2019年3月遞交申請,將其攤販文化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一名負責人余可祥(音)說:“我們正在對申請做最后的修改?!碧峤?020年列入非遺名錄的提名申請將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
明星廚師安東尼·布爾丹和戈登·拉姆齊對雞肉飯等新加坡風味美食贊不絕口;一些攤販以2美元(約合人民幣13元——本網(wǎng)注)的價格提供最便宜的米其林星級餐食;而在2018年大熱的好萊塢影片《摘星奇緣》中,一些明星在新加坡的著名夜市內(nèi)大吃特吃。
但是人們的熱情掩蓋不了一個潛在問題:新加坡的攤販正進入老齡,而他們受過良好教育的子女越發(fā)不愿在汗流浹背的狹小廚房工作,而青睞白領(lǐng)職位。
據(jù)一份政府報告,新加坡攤販的平均年齡是59歲,遠遠超過全國勞動力43歲的平均年齡。
“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不是王牌,而只是我們讓攤販文化保持生命力要做的事情之一?!庇嗫上檎f。
上世紀70年代,為了鼓勵小販在攤販中心重新安頓,政府對他們租賃攤位的補貼力度很大。約有40%的老一代攤販仍舊享受著較低的租金,而新的攤位通過公開競價出售,這往往令出租攤位、尤其是在熱鬧場地的攤位租金更加昂貴。
38歲的攤販蘭斯·努說現(xiàn)在找到20多歲的攤販“比找金子都難”。
政府近年來引進計劃讓經(jīng)驗豐富的攤販向下一代傳授技術(shù),教授生意經(jīng),并對設(shè)備和租金予以補貼,減少開銷成本。此舉吸引了一些想逃離死胡同般文職工作的年輕人。
32歲的咖啡店主費伊·賽說:“有些年輕人把這看做是發(fā)揮自己創(chuàng)意、自己做老板的一條通路。這吸引了年輕人轉(zhuǎn)行做商販,但只是少數(shù)人?!?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