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劇演出團赴白俄羅斯、亞美尼亞演出
白俄羅斯、亞美尼亞觀眾點贊中國國家京劇院:
“京劇,美得炫目”
羅艷琳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弘揚中華國粹藝術(shù),增進對外文化交流,中國國家京劇院受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委派,在副院長林琳的帶領(lǐng)下,演出團一行74人攜經(jīng)典京劇劇目于8月31日至9月8日先后赴白俄羅斯、亞美尼亞,進行中國文化日專場演出,并舉辦京劇藝術(shù)互動講座。此次交流演出是中國國家京劇院首次走進兩國,也是京劇藝術(shù)首次走進亞美尼亞。
在白俄羅斯、亞美尼亞舉辦的中國文化日是重要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分別和中國駐兩國大使館、白俄羅斯文化部、亞美尼亞教科文體部聯(lián)合主辦,中國國家京劇院、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白俄羅斯活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活動在兩國均包括2場京劇演出和1場京劇藝術(shù)互動講座。
文化交流搭建中外友誼橋梁
當?shù)貢r間9月2日晚,白俄羅斯中國文化日活動在白俄羅斯國家模范歌劇芭蕾舞大劇院開幕。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為活動發(fā)來賀信,中國駐白俄羅斯特命全權(quán)大使崔啟明、白俄羅斯文化部部長邦達里出席活動并致辭,白俄羅斯各界友好人士及觀眾1200余人觀看了經(jīng)典劇目京劇《楊門女將》。
第二天下午, 林琳率演出團代表赴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館。座談中,崔啟明熱情地表示,此次演出在白俄羅斯掀起了一陣中國京劇的旋風(fēng),這是中國國家京劇院第一次來白俄羅斯演出,也是中白建交27年來的第一次京劇演出,演出非常精彩,取得了極大成功。林琳說,作為國家級藝術(shù)院團,中國國家京劇院承擔著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彰顯國家形象、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責任和使命。此次演出旨在以國粹藝術(shù)助力“一帶一路”建設(shè),以文化交流搭建中外友誼橋梁,全面展現(xiàn)國家級院團的藝術(shù)水準。
京劇《楊門女將》是中國國家京劇院經(jīng)典代表作之一,近年來曾先后在多國演出,受到當?shù)赜^眾和媒體的熱烈歡迎和盛情贊譽。據(jù)悉,此次演出門票在演出前半個月就已售罄,應(yīng)觀眾要求,院方還在劇場過道增加了幾十把邊椅。此次演出中,國家一級演員郭凡嘉飾演巾幗英雄穆桂英,英姿颯爽,文武雙全,傷悲處動情,掛帥時激昂,舉手投足都是戲,眉梢眼角自含威;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張建國飾演寇準,唱腔飽滿圓潤,韻道厚實有力,表演拿捏到位,將這一位忠臣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國家一級演員張?zhí)m飾演佘太君,沉穩(wěn)大氣,聲腔高亢,將百歲老人痛失愛孫之情、精忠報國之心演繹得淋漓盡致。整場演出陣容齊整,充分展現(xiàn)出國家級院團的藝術(shù)水準,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贊賞。
文化交融碰撞出絢爛火花
當?shù)貢r間9月7日晚,亞美尼亞中國文化日活動在亞美尼亞斯別加良歌劇舞劇院拉開帷幕。中國駐亞美尼亞特命全權(quán)大使田二龍、亞美尼亞教科文體部部長阿拉伊克·阿魯秋尼揚出席活動并致辭。亞美尼亞各界人士及觀眾千余人觀看了經(jīng)典京劇《天女散花》《三岔口》《秋江》《霸王別姬》選段。
兩天的演出獲得了當?shù)孛癖姷膹V泛好評和熱情追捧?!短炫⒒ā分校Z聽歆飾演的天女,載歌載舞,唱腔婉轉(zhuǎn)綿長,舞姿飄逸輕靈,緩歌曼舞、長綢翻飛間,觀眾只覺如入仙境,似幻亦似真。《三岔口》中,王宇舟、王浩飾演的兩位俠士豪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中打斗,于無聲處見真章。精彩須臾不能錯過,觀眾個個屏息凝神,目不轉(zhuǎn)睛?!肚锝分?,國家一級演員徐暢飾演的小道姑陳妙常,神態(tài)嬌俏,眼神靈動,將匆忙乘船追趕心上人的小女子神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國家一級演員呂昆山飾演老艄公,功底深厚,表演極具感染力,談笑間盡顯詼諧風(fēng)趣。《霸王別姬》中,青年演員付佳飾演虞姬,扮相清雅婀娜,唱念凄切動人;國家一級演員顧謙飾演項羽,工架扎實沉穩(wěn),唱念厚重大氣。兩人共同深情演繹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中,“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英雄末路和“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的哀婉訣別。
演出結(jié)束后,許多熱情的觀眾等候在后臺門口不愿離去,想要與京劇藝術(shù)家們簽名合影。從事音樂演奏和創(chuàng)作的蘇珊表示,被女演員的舞蹈動作和男演員的武戲技巧深深震撼?!把輪T們功底深厚扎實,他們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表演起來才能這樣流暢從容。這次演出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的喜愛和憧憬,希望以后有機會進行更深的接觸。”蘇珊說。
京劇藝術(shù)互動講座別開生面
為展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廣京劇藝術(shù),此次訪演除演出外,還分別在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中國—亞美尼亞友誼學(xué)校舉辦了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的京劇藝術(shù)互動講座。其中,中國—亞美尼亞友誼學(xué)校是由兩國政府牽頭的中國援建項目,坐落于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市,在這里,中文是學(xué)生們的第一外語。
講座中,主講人國家一級演員呂昆山自徽班進京講起,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向在場師生生動介紹了京劇的起源與發(fā)展、行當、程式和手法等知識。各行當演員配合講座,現(xiàn)場展示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及京劇的四功五法。講座中還設(shè)置了許多互動環(huán)節(jié),邀請觀眾上臺表演、勾畫京劇臉譜,引發(fā)了觀眾的極大熱情。大家爭相報名體驗,現(xiàn)場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葉卡捷琳娜是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的老朋友,這次,她帶著4歲的兒子參加了京劇講座并體驗了京劇勾臉。她說:“京劇很有意思,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非常感謝中國國家京劇院來到白俄羅斯,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到中國文化和京劇藝術(shù),希望你們以后有機會再來?!?/p>
當演出團一行走進中國—亞美尼亞友誼學(xué)校時,“你好”聲此起彼伏,隨處可見孩子們熱情洋溢的笑臉。14歲的雙胞胎姐妹勞拉和娜內(nèi)在講座結(jié)束后興奮地說,京劇藝術(shù)博大精深,美得炫目,希望好好學(xué)習(xí)中文,以后到中國去親身體會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