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華媒記者張自如導演的紀錄片《豐子愷》深圳青年影像節(jié)獲獎

2019年12月06日 13:28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豐子愷研究會副會長馮河清(左)與導演張自如。(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
    豐子愷研究會副會長馮河清(左)與導演張自如。(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

  中國僑網(wǎng)12月6日電 據(jù)《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6屆深圳青年影像節(jié)在深圳落下帷幕。由杭州師范大學、浙江華海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大視界國際文化投資控股公司聯(lián)合攝制的紀錄片《豐子愷》獲“家國影像”單元評委會特別獎,該片導演之一是西班牙華文媒體記者張自如。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本屆影像節(jié)特別設立了《家國影像》單元,向全中國征集抒發(fā)愛國情感的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一批謳歌時代、抒發(fā)家國情懷的影視佳作脫穎而出。紀錄片《豐子愷》通過走訪豐老在上海、深圳、杭州、桐鄉(xiāng)的親友和研究會專家,以及大量珍貴史料,紀錄了豐子愷的“藝術人生化”之路,建構出中國人獨有的家國情節(jié)和人文關懷。

  豐子愷的藝術人生觀形成于中國內(nèi)憂外患社會轉(zhuǎn)型的特殊歷史時期,由于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歷程,他的藝術人生觀有著不同于其他文人的顯著特點。在當時“啟蒙”與“救亡”的時代背景下,他以人格精神的藝術化開辟了一條精神啟蒙之路。透過一幀幀漫畫,人們感動于豐子愷的赤誠之心。其中,既有他對于家國情懷的解讀,更有他對于人間百態(tài)的豁達和獨有的文人情調(diào)與時代溫度。他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一筆藝術財富,更是精神財富。

  作為華文媒體記者,張自如一直在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上下功夫。她選擇在繁忙的采訪之余,執(zhí)導這部紀錄片,看中的是豐子愷的藝術人生觀在當代社會依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她表示,豐子愷強調(diào)藝術要立足現(xiàn)實、關注現(xiàn)實,要為人生服務。他的作品情感纖柔、敏感、從容不迫,透著濃濃的人情味,飽含著對人生深廣的悲憫情懷,總會在無意間啟發(fā)人們對人格精神和審美生活的思考,這對當代人的生活有著許多借鑒和啟迪。

《豐子愷》海報。
《豐子愷》海報。(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

  張自如和紀錄片制作組正是從關注時代、關注真實價值的角度出發(fā),去記錄當代青年人的“精神場”。這些年輕人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他們對豐子愷作品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卻在共同的人文情懷里交織,充分展現(xiàn)出中國當代的人文底蘊和精神價值。

  該片主創(chuàng)之一,攝影師、剪輯師馮斌表示,沒有什么比紀錄一個時代更加有意義。豐子愷身上具有很強的時代印記,由于他所生活年代的特殊性,使得他更加關注生活本身,也使他對生命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更深的層面。豐子愷作品里表現(xiàn)的都是生活的細微之處,卻立意高遠,引人深思,畫作中處處流露出家國情懷,令人感佩。

  另一位主創(chuàng),攝像師、剪輯師鮑璽冰說,能夠參與創(chuàng)作《豐子愷》這部紀錄片是幸運的,收獲也是巨大的。隨著拍攝的進行,愈發(fā)感覺到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能夠以豐子愷這位大家為主題,完成一部作品是何其幸運。還記得豐先生故居“緣緣堂”塑像上的那句話:“人生短,藝術長?!边@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人的生命有限,藝術卻無限。斯人已去,但他的藝術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