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客家菜廚師:新鮮食材做出好味道
中國僑網(wǎng)12月6日電 近日,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登文章,講述了馬來西亞柔佛州昔加末市的一個頗受當?shù)厥晨蜌g迎的客家美食店鋪“亞寶客家釀豆腐”的故事。
文章摘編如下:
在天氣涼颼颼時,吃碗熱騰騰的咖哩面,是人生一大享受;在天氣熱辣辣時,邊流汗邊吃咖哩面,同樣令人難以抗拒??Я?,就是馬來西亞人難以抗拒的美食。
食客葉偉忠表示,這里的咖哩味道香且濃郁,配上炸肉和炸云吞,非常合他的胃口,再添加炸得外酥內(nèi)軟的釀豆腐,更是讓他吃不停嘴,而店家售賣的干撈面、擂茶、經(jīng)濟飯也很美味,他一周會來這里用餐數(shù)次。
亞寶客家釀豆腐由彭雪晉和彭雪潔兩姐妹共同經(jīng)營,最開始開業(yè)的時候,她們是在蘇丹街租了個檔口營業(yè),后來才搬到現(xiàn)在的店鋪。
她們介紹店里售賣的,有干撈面、清湯面、咖哩面、粥、擂茶和經(jīng)濟飯菜。每天一開門售賣面類和粥,上午10時開始推出擂茶,11時則開始售賣經(jīng)濟飯菜。
彭雪晉:融匯各地特色 調(diào)出最好味道
彭雪晉表示,她們姐妹都愛下廚,她更早在9歲時,就跟著長輩學習烹煮菜肴給全家人吃。
年輕時的她,曾到澳洲打工。在異鄉(xiāng)閑來無事時,她就跟來自不同州屬的馬來西亞人一起研究各州美食,融合之后再自行研發(fā)屬于自己的烹煮方式。因此,現(xiàn)在店里售賣的餐飲,都融匯了不同地方的特色。
她以葉偉忠介紹的咖哩面為例,一碗面就融合了吉隆坡、檳城和昔加末等各地的特色,例如以炸肉為配料是吉隆坡人的方式、加入菜豆則是檳城人一貫的吃法、而新村人則喜歡加入云吞。
她說,在初期,她也效仿新加坡咖哩面,放入叉燒。此外,她也研究各地咖哩的濃郁度,綜合出她認為最好的味道。
“我曾與朋友聯(lián)合經(jīng)營連鎖餐飲店,店里售賣的餐飲包括我的咖哩面,但當時我以偏向馬來口味方式烹煮,回到昔加末后則重新調(diào)整,改以華裔口味為主。這主要是香料方面的調(diào)整。”
堅持采用新鮮食材
許多顧客都為了亞寶客家釀豆腐的咖哩面而來,除了村民之外,其中也有許多外地食客。
彭雪晉表示,店里賣的干撈面和清湯面,都以炸肉、炸云吞和客家釀豆腐為配料。
她說,當初決定開店營業(yè)時,她就打定主意要賣釀豆腐,因為武吉仕砵新村有很多客家人,這里的釀豆腐是最好吃的,自然也能在這里買到好的食材,做出好的餡料。
認為一定要舍得用料的她,堅持要用好的油、蝦米和新鮮的食材,因為顧客統(tǒng)統(tǒng)都能吃出來,況且她本身也是個愛吃之人,食物必須是自己愛吃的才行。
她也補充,店里所有的面食分量,都會比照連鎖店的經(jīng)營模式經(jīng)過秤重,以確保分量一致。
擂茶有米飯也有米埕
在介紹店里的客家擂茶時,她說她們采用的是奶奶的食譜,除了米飯,也提供米埕,而現(xiàn)在已越來越少店家提供米埕。
“我們也售賣經(jīng)濟飯菜,而其中的奶油雞是妹妹(彭雪潔)的拿手好菜,咸、香、辣配得恰恰好,常常一端出來,很快就會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