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匠人做繡珠鞋多年 傳統(tǒng)手藝推陳出新
中國僑網12月10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傳統(tǒng)純手工娘惹繡珠鞋需花時間靠多人配合完成,而在追求快速時尚的時代,若要吸引較年輕顧客群,得從改良設計和提高舒適感著手。改革初期,繡珠鞋手藝傳承者侯鳳薜面對了不少挑戰(zhàn),所幸近年來,馬來西亞國內外不少人開始懂得欣賞這門傳統(tǒng)手藝的價值。
繡珠鞋是馬來西亞馬六甲峇峇娘惹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早年也有鞋匠懂得制作。侯鳳薜和丈夫家皆非峇峇娘惹后裔,但公婆家是鞋匠世家,專門制作各類手工鞋,包括舞鞋、娘惹繡珠鞋等,技術純熟。
早年間,侯鳳薜是廣告設計師,與從事室內設計的丈夫一同在吉隆坡打拼。直到次子出世,考慮到要陪伴孩子成長,加上公婆年事已高,她毅然決定辭去工作,回到家鄉(xiāng)馬六甲發(fā)展。
20多年間,侯鳳薜的公婆在荷蘭街租下老店屋,經營手工鞋的家族生意。公婆把繡珠手藝傳授侯鳳薜,她也掌握了基本繡功。2010年,侯鳳薜抱著嘗試的心態(tài)創(chuàng)立品牌。她認為傳統(tǒng)的繡珠鞋,無論是在設計還是舒適度方面,都缺乏時尚感,因此決定改革,讓年輕人也能接受。
曾與長輩出現(xiàn)分歧
“其實我以前不喜歡穿繡珠鞋。因為傳統(tǒng)繡圖只有花朵和動物,顏色搭配、設計等都有點老派。經營初期,我一直在努力想更多有設計感的繡圖,因為年輕一輩較喜歡簡單的圖案,有人覺得花朵圖復雜,難搭配衣服?!焙铠P薜說。
在這個過程中,侯鳳薜與公婆在溝通上出現(xiàn)不少摩擦,甚至有過放棄經營的念頭。想法上的不同,讓她每制作出一款新設計,都需要時間讓他們重新適應及接受。
2014年,侯鳳薜的丈夫也開始學習及傳承做鞋手藝,與她想法一致,堅持改造鞋子設計,讓她能夠專注在設計鞋子、縫制繡圖及市場推銷的工作。
如今,侯鳳薜所創(chuàng)品牌繡珠鞋的國外市場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主,而歐美國家顧客因考量到氣候寒冷,無法長時間穿出門,選購時往往需要時間考慮。
專做定制鞋 美觀舒適兼顧
除了繡圖,侯鳳薜也為傳統(tǒng)繡珠鞋的材料、鞋跟及款式做了改變,創(chuàng)新設計獲顧客稱贊有設計感,穿起來舒適。若要訂做,顧客需先到店里,測量腳的尺寸,選擇所要的設計款式、繡圖、顏色等。
“傳統(tǒng)只有包頭款式,顏色偏冷色,材料普通,所以我加了鮮艷色系,也提供絲綢材質,以及涼鞋設計的選擇。至于鞋跟,我們研究出適合的高度,避免過高影響舒適感及美觀?!焙铠P薜說。
老顧客給予動力
侯鳳薜也曾遇到挑剔的顧客,盡管耐心解釋,對方仍無法妥協(xié)。雖然如此,這些年有不少給予好評、定期光顧的顧客,成為她努力經營的動力。
“顧客跟我一樣,了解繡珠鞋制作工序復雜,需要一兩個月時間完成,學會珍惜它獨一無二的價值,說只習慣穿我們的鞋,也有顧客把鞋子傳承給下一代,這些感人的故事,令我覺得放棄的話很可惜。”侯鳳薜說。
經營好品牌 完善服務
關于未來的計劃,侯鳳薜表示,她希望一步步經營好品牌,提供合理的價格產品,以及完善的售前和售后服務給顧客?!澳壳暗昀飶膰膺M口娘惹傳統(tǒng)服裝格峇雅,顧客可與繡珠鞋搭配出自己的風格。未來我想設計出繡珠手提袋,做成一套完整穿搭?!焙铠P薜說。
但她認為,這項計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落實,因為設計和串珠,都考眼力亦耗時間。就像繡珠鞋,至今無法用機器代替人工。除了制作,他們不時也要為顧客進行修補和翻做鞋子,實在人手有限。(黃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