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海外粉絲“云上”學鶴拳:疫情也攔不住老外學武術!

2020年05月12日 09:35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海外粉絲“云上”學鶴拳:疫情也攔不住老外學武術!

  “Sinn,are you OK?”

  “OK”

  5月9日,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會長余丹秋聽到澳大利亞鳴鶴拳愛好者Sinn Chew已經準備好,他便讓徒弟們開始演示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

  這一幕發(fā)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建新東嶺村的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內。一部手機連線,透過“網絡傳武”方式,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的五名海外鳴鶴拳愛好者都可以在線學習鳴鶴拳技法。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海外鳴鶴拳愛好者來福州學習的計劃,卻攔不住他們學武的心。

 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會長余丹秋與徒弟們通過微信群視頻為澳大利亞鳴鶴拳愛好者傳授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呂明 攝
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會長余丹秋與徒弟們通過微信群視頻為澳大利亞鳴鶴拳愛好者傳授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呂明 攝

  海外粉絲“云上”學鶴拳

  北京時間下午15時,是澳大利亞墨爾本時間下午17時左右,在澳大利亞生活的鳴鶴拳愛好者李然亞登陸微信群視頻,等待余丹秋為他們傳授動作要領,并同國內的師兄弟們一起學習、練功。

在澳大利亞生活的鳴鶴拳愛好者同國內的師兄弟們一起學習、練功。呂明 攝
在澳大利亞生活的鳴鶴拳愛好者同國內的師兄弟們一起學習、練功。呂明 攝

  華人李然亞在澳大利亞出生、長大。從小熱愛中國武術的她得知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開設了“云鳴鶴——空中課堂”,便聯(lián)系了余丹秋,加入到此次視頻連線中。

  透過手機屏幕,記者看到她一直緊盯畫面,很認真地在學習。李然亞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通過“空中課堂”學習鳴鶴拳,覺得挺有意思的,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余丹秋與徒弟們演示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呂明攝
余丹秋與徒弟們演示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呂明攝

  “參加‘空中課堂’是因為我想學好鳴鶴拳,從小我就想學中國武術,很高興現(xiàn)在有機會。”李然亞如是說道。

  連線時,Sinn chew也十分專注。他是新加坡人(華裔),酷愛中國傳統(tǒng)武術,精通拳術及器械,幾十年來,樂此不疲。目前定居在澳大利亞布里斯本的Sinn chew擁有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武術館,海外鳴鶴拳愛好者也可在他的武術館內學習、練功。

 余丹秋與徒弟們通過微信群視頻為澳大利亞鳴鶴拳愛好者傳授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呂明 攝
余丹秋與徒弟們通過微信群視頻為澳大利亞鳴鶴拳愛好者傳授鳴鶴拳入門套路“八步連”。呂明 攝

  據余丹秋透露,Sinn chew原計劃2019年圣誕節(jié)假期來福州考察、學習的,后改變計劃準備于2020年春節(jié)過后來訪,最終因疫情中止。他準備待疫情結束后,再擇期來訪。

  在微信群里,還有十多個像他們這樣的海外鳴鶴拳愛好者。為了跟中國師傅學習,他們都專門注冊并用起了中國的網絡社交工具。余丹秋表示,如今,“朋友圈”不斷擴大,還有不少海外鳴鶴拳愛好者正在注冊賬號,今后預計將有五十多名海外人士在這個群里。

  9歲女童想當“女俠”

  采訪中,年逾古稀的余丹秋感慨,鳴鶴拳的未來在青年一輩的身上。在“空中基地”內,記者看到一個個子小小的女童一直跟著他們學習,踢腿、出拳……緊跟著師父的節(jié)奏,余丹秋對其也是愛護有加。

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會長余丹秋。呂明 攝
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會長余丹秋。呂明 攝

  “我以后想當一個女俠。”9歲的鄭施澤靦腆地說。師父忙著給海外的師兄弟們線上教學時,她拿出父母給她備著的外套穿上,她說,父母怕自己會著涼。

  據了解,鄭施澤的父親在工作之余,跟著余丹秋學習鳴鶴拳,有時回到家會教鄭施澤打拳。一次偶然的機會,鄭施澤的父親把她帶到會館玩,沒想到被余丹秋相中了,“我看這個孩子很有天賦,就讓她學一下”。于是,鄭施澤的父母經常把孩子送到會館練拳。

余丹秋指導9歲的鄭施澤學習鳴鶴拳。呂明攝
余丹秋指導9歲的鄭施澤學習鳴鶴拳。呂明攝

  “小孩子本來不好好吃飯的,沒想到后面天天喊餓。”余丹秋告訴記者,他只讓鄭施澤學一些基本功,強身健體的同時,培養(yǎng)她的意志力,讓她以后更能吃苦。

  鄭施澤告訴記者,現(xiàn)在練的還不是很好,她會努力的,長大以后,要當一名武術教練,教別人學鳴鶴拳。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采訪中,年逾古稀的余丹秋感慨道:“現(xiàn)在,我們的年齡大了,鳴鶴拳的傳承和弘揚工作都要靠年輕的孩子們去做了?!?/p>

余丹秋指導9歲的鄭施澤學習鳴鶴拳。呂明攝
余丹秋指導9歲的鄭施澤學習鳴鶴拳。呂明攝

  鳴鶴拳正“飛”向世界

  鳴鶴拳是鶴拳體系中唯一一支融合了羅漢拳的分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據《沖繩伝武備志》古籍中記載,日本空手道就源于鳴鶴拳技法。此前,日本空手道相關人士回中國認祖歸宗時,還在福州立下了顯彰碑。

  余丹秋介紹,因為空手道在全世界的普及,所以鳴鶴拳也得以流傳至國外。返觀中國人,對于自己的武術缺乏基本的認知,值得我輩人深思。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李然亞之所以知道鳴鶴拳,就是因為她在澳大利亞學習空手道時獲悉,空手道源于中國的鳴鶴拳。由此可知,為何鳴鶴拳在海外如此受歡迎。

  其實,“空中課程”也算是余丹秋希望鳴鶴拳“飛”向世界的一次嘗試。2019年5月,他就開始嘗試用“網絡傳武”,讓世界各地的鳴鶴拳愛好者能夠學習、練功。

  此前由于場地遷移,他將此方法擱置。此次受疫情影響,海外人士無法到實地學習,余丹秋決定于4月重拾此方法,當天進行的是“空中課程”的第三課時。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當天的“空中課程”在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新的會館內進行,近期,新會館已成為中外武術交流的一處“空中基地”。余丹秋表示,2019年,舊館由于地方拆遷需要廢除,會館搬到了目前這個位置,“因為是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還沒好好布置?!?/p>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擁有了新的會館外,今年春季,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鳴鶴拳研究會也在時隔五年之后重新得到福建省武術協(xié)會的認證,被授牌成為其單位會員。

  余丹秋說,現(xiàn)在,老一輩的鳴鶴拳師傅們應聘擔任研究會顧問,新的研究會組織成員年輕化,甚至有留學歸國的新一代武術傳承人,他們將承擔并開展更多的國內外武術交流活動,而海外鳴鶴拳愛好者要學習鳴鶴拳也有了全新的“大本營”。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福州“非遺”鳴鶴拳傳承人、聞武堂負責人徐蘭雨就是余丹秋口中留學歸國的新一代武術傳承人之一。在此次“空中課堂”教學中,他一直在輔助余丹秋,同海外鳴鶴拳愛好者用英文交流、溝通,幫助他們理解師父所展示的拳法。

  徐蘭雨表示,之前有留學新西蘭,所以跟海外師兄弟們用英文溝通還可以,不會有障礙。此前,其也以聞武堂為平臺,組織了很多中外交流活動。他希望通過教習武術,弘揚優(yōu)良的中華文化,將武術精神傳遍世界各地。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余丹秋為徒弟們傳授動作要領。呂明攝

  如今,鳴鶴拳愛好者正漸漸遍及全球各地,通過互聯(lián)網,鳴鶴拳“空中課堂”更成為中外武術交流的一道特別的風景線。這也是余丹秋樂于看到的。

  他表示,鳴鶴拳走向世界,他非常有信心?!拔腋赣H那一輩,它已經在東南亞地區(qū)盛行。如今在我手上,它已經‘飛’向歐洲,以后,鳴鶴拳將越走越遠?!?/p>

  作者:葉秋云 吳晟煒 呂明 彭莉芳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