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用“新”傳承 吉林滿族傳統(tǒng)文化收獲年輕粉絲

2020年08月22日 10:3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陳秋菊在直播。陳秋菊供圖
陳秋菊在直播。陳秋菊供圖

  中新網(wǎng)吉林8月22日電 (蒼雁 石洪宇)陳秋菊將毛氈搟制所需要的原料一一擺放在鏡頭前,直播即將開始。以直播這種新的形式傳授滿族傳統(tǒng)手工技藝,是陳秋菊的一次嘗試。

滿族毛氈搟制作品?!∩n雁 攝
滿族毛氈搟制作品?!∩n雁 攝

  42歲的陳秋菊作為滿族毛氈搟制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受當?shù)匚幕^之邀參與到某平臺直播中。

  陳秋菊所居住的吉林省吉林市,是滿族重要的發(fā)祥地,域內有20多萬滿族人口,滿族歷史遺址遺跡眾多,滿族民俗風情濃郁。

  陳秋菊從母親那里“繼承”了毛氈搟制技藝。其印象中,童年時代所有的玩具都是母親自制而成的“毛氈玩偶”。

  “這是一種滿族特殊的織造工藝,先將羊毛、駱駝毛用熱水浸濕,后擠壓,并制成為‘氈’的無紡織型毛織品。”陳秋菊認真對待一周兩次的直播。直播中,她會就怎樣選料、搟氈、定型等技法,以及滿族毛氈的歷史等知識與粉絲進行分享。

陳秋菊在制作毛氈搟制作品?!∩n雁 攝
陳秋菊在制作毛氈搟制作品?!∩n雁 攝

  吉林市滿族聯(lián)誼會會長愛新覺羅恒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已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并關注滿族文化。

  “用多媒體的方式傳播傳統(tǒng)文化,可以把本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推廣和傳承下去?!焙憬B稱,吉林市作為中國滿族文化的引領地,其域內有滿族飲食、服飾、剪紙、醫(yī)藥等158項滿族相關的非遺項目。

  “這些優(yōu)秀的滿族文化通過抖音、微信等新媒體展示,會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傳統(tǒng)文化,保護傳統(tǒng)文化不要斷代?!焙憬B所述中,就包括日常開講的微信滿語班。

陳秋菊在制作毛氈搟制作品?!∩n雁 攝
陳秋菊在制作毛氈搟制作品。 蒼雁 攝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世界瀕危民族語言進行調查,滿語被標記為“極度瀕?!?。為拯救滿語及滿族文化,吉林、黑龍江、遼寧等省份近年來以多種形式開設滿語培訓班。

  “為了方便學習,我們在微信群中定期開設滿語班,由年輕的滿語老師教授一些日常滿語?!焙憬B認為,此種方式便捷有效。

  除卻線上直播收獲的粉絲,陳秋菊在當?shù)胤比A商圈開設的手工課堂同樣吸引著年輕人的關注?!澳贻p人愿意用傳統(tǒng)技藝制作錢包、卡通玩具,也嘗試制作毛氈靴等實用性物品。”陳秋菊稱,幾位年輕的大學生是發(fā)燒友,時常來這里練習技巧。

  陳秋菊10歲的女兒張競文也是發(fā)燒友之一。已經(jīng)獨立完成多個作品的10歲女孩,將母親童年里的玩具“傳承”進自己的童年。(完)

【責任編輯:曾小威】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