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中華文化

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 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2020年09月28日 14:52   來源:海南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記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之際,國內外著名詩人齊聚臨高暢談詩歌發(fā)展,是為自由貿易港建設注入文化內涵,提供精神動力。同時也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詩歌之路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主編、詩人李少君在臨高國際詩歌論壇上激動地說。

  9月26日上午,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臨高縣委、縣政府聯(lián)合主辦的2020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峰會在臨高開幕,開幕式后,在這里舉行了一場國際詩歌論壇。

  來自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的詩人,以及國內的著名詩人近30人共聚于此,聚焦“海洋詩歌與大國自信”,探討海洋詩歌的獨特魅力,對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凸顯海洋詩歌的價值和魅力展開對話。旨在發(fā)掘詩歌的力量,發(fā)揮詩歌在鼓舞精神和撫慰心靈的作用,為加快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扛起歷史擔當。

  海洋充滿未知 等待詩人去探索發(fā)現(xiàn)

  “海洋作為一個場域、一個象征,既動蕩不安,也帶來希望。世界文化的發(fā)展逐漸從陸地走向海洋,廣袤無邊的海洋等待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傾聽?!敝袊缈圃和馕乃芯繂T樹才說。

  “海洋物產豐富,具有開闊的品質,賦予詩人豐富的創(chuàng)作題材。”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詩人艾子認為,海洋在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對外開放中意義至關重要。“海洋作為人類共同體的重要見證,我們應積極探索,寫出更多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彼f。

  “大地如此厚重,海洋如此寬闊,面對大海,面對萬物,我們應思考如何加深與海洋之間的血肉聯(lián)系,增進與現(xiàn)實萬物之間的互融共進?!彼拇ㄊ≡姼鑼W會副會長蒲小林說。

  “海洋對于詩人來說,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對于內陸人來說,海洋是可以無限探索的?!焙鲜∽骷覅f(xié)會副主席胡丘陵認為,與許多文學流派不同,海洋詩歌似乎一開始不是從文本中抽象出的一般概念,而是先有詩歌主張,后有詩歌文本,是文化資本、社會資本構成符號資本的詩歌場域,海洋詩歌應是個人與社會共振、詩歌與海洋匹配的大詩歌。

  “在中國學習、生活、寫詩,都是源于大海的召喚。”俄羅斯青年詩人、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生娜斯佳說,她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就在海南?!爸袊且粋€包容而偉大的國家,就像大海一樣,作為俄羅斯詩人,希望用詩歌駕起中俄友誼的橋梁。”她表示。

  出生于頓河畔的羅斯托夫的伊琳娜看來,海洋是無限的象征,僅憑肉眼無法看清,但可以通過詩歌來認識海洋,理解世界萬物的本質,擴展語言的界限。

  推動新時代海洋詩歌發(fā)展 為自貿港建設添動力

  “海洋的磅礴意象、巨大力量,豐富了海洋詩人無盡的創(chuàng)作情感,啟迪他們的思想不斷升華。面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學寫作,新時代海洋詩歌是一片繞不過去的大海,海洋性書寫是中國文學出海、走向世界的一條重要路徑,是文學自信的一個新預設和新突破。”海南省作協(xié)主席梅國云說。他認為,這次詩歌峰會舉辦對海南自由貿易港文學事業(yè)發(fā)展和繁榮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國內外富有影響力的詩人齊聚臨高,為海南帶來了清新的詩歌氣息,給海南新時代文學和自由貿易港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李少君說,當前海南已是引領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支點。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者,應推動新時代海洋詩歌的大發(fā)展,掀起海洋詩歌的書寫熱潮,貢獻精神力量。

  “詩歌始終是人心之間最近的橋梁,詩人永遠是燃燈者。進入新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不能停止,更要充滿熱情去創(chuàng)作?!敝袊骷覅f(xié)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說。

  臨高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孟倫表示,今年已是第二次組織召開國際詩歌峰會,在舉國上下同慶國慶共迎中秋之際,在全省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好形勢下,再次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聯(lián)合舉辦詩歌峰會,旨在以實際行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快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扛起歷史擔當,以文化大繁榮推動臨高經濟社會大發(fā)展。

  臨高素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中華詩詞之鄉(xiāng)”“中國曲藝之鄉(xiāng)”的美譽。近年來,臨高每年舉辦20多場詩詞創(chuàng)作培訓、詩詞專題講座、詩歌朗誦沙龍等活動,在全縣形成學詩、讀詩、賞詩、寫詩的濃厚詩香氛圍,不斷擦亮臨高“中華詩詞之鄉(xiāng)”文化品牌。目前,該縣共建立19個學會、協(xié)會、詩社、沙龍等社團組織,各級詩詞組織會員千余名,在各類報刊發(fā)表詩作上萬首,編纂了《南海文學》《臨高古今詩詞選》《文瀾詩詞》《雞肋集》《詩詞藝苑》等10余種文學詩詞刊物。

【責任編輯:史詞】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中華文化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