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涉“僑”題材話劇《風雨僑批》在暨南大學演出

中國僑網(wǎng)廣州12月21日電 (郭軍 蘇倩怡 王菁)12月17日晚,首部僑批題材話劇《風雨僑批》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qū)禮堂上演,活動由該校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文化素質教育辦公室聯(lián)合主辦。全校近一千五百名師生觀看了演出。
話劇《風雨僑批》講述了華僑商人愛國愛家的動人故事,融入了潮汕特有的民俗元素和僑批歷史傳說,濃濃“僑”味“大片”贏得現(xiàn)場師生陣陣掌聲。該劇作為學校高雅藝術進校園暨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項目“百年暨南文化素質教育講堂”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傳承華僑華人文化,厚植師生愛國主義情懷。
僑批,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nèi)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nèi)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廣泛分布在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的僑鄉(xiāng)。
話劇《風雨僑批》由汕頭市話劇團主演,取材于潮汕僑批史,描寫了潮汕僑批業(yè)在日偽淪陷時期堅守自救的過程。全劇講述了僑批商人高友信在救僑戶與為日本侵略中國“輸血”的兩難絕境中,被“裹挾”進“走黑批、救死批、運藥品”的一連串事件中。該劇歌頌了僑批商人群體視信譽如生命、恪盡職守的殉道精神,以及熱血男兒在民族存亡之際,道義扛肩的國家情懷。同時,從側面展現(xiàn)了潮汕僑批業(yè)興盛與發(fā)展、生存與傳承的歷史,頌揚了海外華僑愛國愛家、共赴國難的高尚情操。

作為首部僑批題材話劇,《風雨僑批》在形式的設計上也融入了大量民俗文化與“僑”文化。騎樓與碼頭的主景、僑批符號的幕布、刀馬旦“穆桂英”的串場……均讓舞臺劇創(chuàng)意十足,“僑”味濃厚。
汕頭市話劇團團長陳昱曦表示,“華僑題材話劇在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上演,希望能喚醒更多海外華僑學子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以僑為橋,凝聚僑心、僑力、僑智,讓他們與國內(nèi)同胞團結起來,為祖國建設作貢獻,共同實現(xiàn)中國夢?!?/p>
來自汕頭的外國語學院2020級學生鄭郁彤,被話劇主人公的家國情懷感動落淚。她深刻感受到了僑批背后所承載的華僑對祖國、家鄉(xiāng)、家人的沉甸甸的感情。她說,“作為來自汕頭的暨大人,與這樣優(yōu)秀的‘僑’作品相遇,深感幸運。主人公舍小家為大家,批紙雖短,家國情深?!?/p>
暨南大學歷來重視港澳臺僑學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風雨僑批》的演出為學校師生走近、走進‘僑’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機,進一步增強了學校師生,特別是港澳臺僑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