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大幕拉開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大幕拉開非遺法頒布實施十周年 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營造非遺保護濃厚社會氛圍,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將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5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有關情況進行了發(fā)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為“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口號為“非遺惠萬家 關系你我他”“保護人民非遺 共享美好生活”。
今年的重點活動有五項:一是“百年百藝·薪火相傳”中國傳統工藝邀請展;二是《非遺法》頒布實施十周年座談會;三是非遺購物節(jié);四是云游非遺·影像展;五是紅色非遺資源尋訪活動及革命故事、紅色歌謠新書發(fā)布。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系列活動還包括國家圖書館舉辦的“非遺講座月”、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舉辦的“良辰美景2021非遺演出季”活動等。各?。▍^(qū)、市)也將組織開展各具特色、內容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據統計,在符合當地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qū)、市)舉辦的非遺宣傳展示線上、線下活動達4100多項。
據介紹,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突出非遺保護的“人民性”,讓非遺保護成果惠及人民群眾。非遺源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人民是非遺的持有者、傳承者和受益者。非遺保護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護成果惠益人民的導向。
二是聚焦鄉(xiāng)村振興,繼續(xù)鞏固非遺助力脫貧攻堅成果。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傳統工藝等非遺發(fā)揮了獨特優(yōu)勢,各地傳統工藝工作站和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為助力精準扶貧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繼續(xù)做好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三是注重《非遺法》宣傳普及,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非遺法》實施十周年紀念活動,開展普法宣傳,一方面總結《非遺法》實施經驗,提升非遺保護工作的管理水平,促進非遺系統性保護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向群眾傳播非遺法律知識,普及非遺保護理念,擴大《非遺法》的受眾面和影響力,引導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非遺,參與非遺保護,共享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