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能致富!湖北紅安大布非遺產業(yè)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鄉(xiāng)村振興】巧能致富!湖北紅安大布非遺產業(yè)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湖北省紅安縣,有著“無女不織布”“無女不繡花”的說法。當?shù)氐目棽技夹g與刺繡工藝分別入選湖北省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紅安大布是該縣幾千年來民間世代使用的一種手工產品,也是一種純棉紡織珍品,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
60歲的“織女”黃珍蘭是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紅安大布傳承人。她16歲起學藝,至今已跟織布機打了40多的交道。黃珍蘭介紹,手織老粗布的織造工藝極為復雜,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要經過大大小小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軋花、彈花、紡線等15道。
如今,黃珍蘭制作的床單、襯衫、枕頭等大布產品遠銷中國各地及海外,年銷售額達百萬元。自己富起來了,她還帶動紅安1000余人從事大布織造工藝,為4000余人傳授織造技藝。(武一力 鄒浩 制作 樂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