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良渚》音樂會——千年文明的音樂對話
人民網(wǎng)開羅10月1日電 (記者黃培昭、沈小曉)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和中埃建交66周年,10月1日,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聯(lián)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演藝集團在中心社交網(wǎng)絡(luò)平臺上舉辦了《印象良渚》民族管弦樂音樂會。
良渚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本場音樂會以“良渚文化”為核心題材,以民族管弦樂為載體,將多種音樂形式和多視角音樂表達融為一體。音樂會如詩的音符引領(lǐng)著觀眾夢回良渚,在古老神秘又浪漫的意境里,樂音聲聲入耳,流水聲、鳥鳴聲由遠(yuǎn)及近,漸漸地出現(xiàn)了竹節(jié)、陶罐的敲擊聲,人聲無字吟唱,豆盤顛簸晃動中谷物的摩擦聲……演出帶給埃及民眾一場視聽盛宴。
中埃同屬文明古國,友誼源遠(yuǎn)流長。浙江民族樂團特別安排重新編配并傾情演奏了埃及傳統(tǒng)音樂《尼羅河畔的歌聲》和《Takhno》?!禩akhno》是埃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稱為“深色皮膚的夜鶯”的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菲茲演唱的一首經(jīng)典歌曲,曾被翻譯成中文傳唱。中國民樂與埃及民歌碰撞出的別樣火花,讓埃及觀眾耳目一新,將音樂會推向了高潮。
本場音樂會是慶祝開羅中國文化中心成立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浙江民族樂團成立于1957年,是一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大型民族管弦樂團,樂團積極推廣中國文化和民族音樂,曾出訪美國、德國、芬蘭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演出交流活動,受到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