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華人翁永飆:把中國蘿卜拿到日本做不同的菜(2)
中日員工各有強項需要相互學習
《日本新華僑報》:如何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是許多大型公司都在面臨的課題之一。KINGSOFT株式會社有中國員工也有日本員工,公司對他們的培養(yǎng)、教育方法一樣嗎?有沒有存在商務差異和文化差異?
翁永飆:我們的日本人員工和中國人員工比例在8:2,中國人員工主要集中在技術、產(chǎn)品、市場這三個部門。從三年前,我們開始錄取應屆畢業(yè)生,其中有中國人的應屆畢業(yè)生,也有日本人的應屆畢業(yè)生。在新員工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人單打獨斗的能力較強,但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日本人則喜歡扎堆兒,沒有棱角。
我們的公司內集體活動比較多,比如員工每個月都要和我一起長跑等,新員工也必須參加,而且會被安排做干事。中國人的新員工最初多是借故不參加或是不認真參加,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但通過讓他們做干事,可以鍛煉他們協(xié)調各部門,組織全體的能力,也會在活動中逐漸了解公司的團體精神。中國人的新員工的強項,是做presentation或discussion 比較強,能提出很好的意見,調查工作和資料準備上也有特色,這方面日本的新員工還要多向他們學習。公司在對他們的指導上,會更偏重讓他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組織活動的時候,也會讓中國員工和日本員工的座位搭配組合,讓大家有更多機會交流、了解,增強員工間的紐帶關系。
《日本新華僑報》:中國國內的IT企業(yè)從業(yè)人員流動頻繁,崗位不穩(wěn)定,日本的IT企業(yè)在這方面如何呢?
翁永飆:我們的員工辭職率也比較高,平均一個月會有一個人辭職。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員工很多是跳槽過來的,屬于富有冒險精神的人。
員工決定辭職的理由大多是準備自己創(chuàng)業(yè)或是挑戰(zhàn)新的領域。其實,我比較贊成員工以我們公司為跳板,邁向新的臺階。在進公司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說過,在工作的時候不要考慮是為了我或是為了公司工作,你們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成長,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工作。希望我們公司能給大家提供一個自我提高、成長的環(huán)境,幫助大家邁向更新、更高的臺階。
成為伊藤忠錄用的首個中國留學生
《日本新華僑報》:您最初是以留學生身份來日本的,跟所有留學生一樣,打過工、吃過苦,在日本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也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在奮斗的過程中,讓你感到最辛苦的是哪個階段?最高興的事情是什么?
翁永飆: 2000年,我成立了公司,共籌到1億日元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到了2002年3月,資金就全部用完了。而當時,我們公司正計劃在2002年5月末推出一種新的服務。從3月到5月的這個期間,是最痛苦的,新的服務還沒上市,公司又沒有錢,卻還得支撐地經(jīng)營下去。
當時公司里有十幾名員工,大家只能拿到三分之二的工資,但都在通宵工作,就為了讓公司能多存活一天是一天,能多存活一個月是一個月。到了2002年4月份,樣品終于出來了,公司也籌到了4千500萬的資金,5月17日,公司推出了新服務,5月末,公司已經(jīng)進入黑字運營,大家也終于能拿到全額工資了。這是我最痛苦的一個階段,同時也讓我最為感動,有這么多員工一起同舟共濟。
來到日本后最高興的,應該是拿到伊藤忠的內定的時候吧。1996年,我在橫濱國立大學大學院學理科,卻對國際商務比較感興趣,當時日本有九大綜合商社,但都還沒有錄用過外國留學生,我決定分別試試,其中有7家商社給出的答復都是,目前還沒有錄用外國留學生的計劃。
伊藤忠也沒有專門對應留學生的窗口,我只能和日本應屆畢業(yè)生們在同等條件下競爭,最終被內定錄用了,成為伊藤忠正式錄用的第一個應屆的外國留學生。
越是親近之人越要表達感謝
《日本新華僑報》:您常年生活在日本,感覺從日本人身上學到最多的是什么?有什么是想教給日本人的?
翁永飆:我想,學到最多的,應該是心懷感謝,即便是跟最親近的人,也要隨時傳遞感謝之情。在中國,越是親近的人之間,越是不說“謝謝”,不這樣就會被看作是“見外”,但在日本的公司里,如果得到了幫助和指導,要及時發(fā)感謝的郵件,用看得見的方式來傳遞感謝的心情。
其次,就是學到了日本人的嚴謹?shù)牧晳T。我是O型血,性格大大咧咧,在進入伊藤忠的時候也是這樣,覺得只要拿出結果就行,但指導我的前輩性格非常嚴謹,嚴守時間,經(jīng)常糾正我。通過前輩的指導和公司的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我也養(yǎng)成了嚴謹?shù)霓k事習慣。
對于日本人最想傳達的,就是希望能糾正日本人的一個偏見,不要因為我們是中國企業(yè),就不看好我們,武斷地給我們貼標簽。我們剛開始在日本推出“名片全能王”服務時,曾有客戶給我們寫意見,問我們是不是要通過這個軟件,讓日本企業(yè)的信息都流入中國,擔心自己公司這么重要的客戶情報、人脈關系被中國企業(yè)掌握。我覺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全球化時代了,谷歌、亞馬遜、雅虎也都是外國企業(yè),不能單單對中國企業(yè)和中國人差別對待。
再就是現(xiàn)在中日關系不太好,我希望能通過企業(yè)交流以及企業(yè)內部的個人交流,來促進日本民間了解中國,為改善中日關系盡一份力。
采訪后記:在采訪結束后,翁永飚社長依照慣例,給《日本新華僑報》題字。他寫下了《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字。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由中國留日苦學生成長為日本IT業(yè)界龍頭老大的人的原則與心胸。(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