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教育專家陳屹:留學不該這般勞民傷財(3)
不妨給孩子找個“純正的導師”
環(huán)球時報:如果確定子女要留學,家長能夠或者應該做些什么?
陳屹:國內(nèi)家長的最大誤區(qū)是用中國人的思維去理解美國教育。我建議還是盡量去聽一些真實的留學故事,去了解一些身邊的人,比如,他們的子女真正在留學,而這些父母并不是什么留學機構(gòu)的。他們的信息可能更真實一些。打個比方,你要買房子,不能一直聽中介說這里房子如何好,你最好去問問住在這里的人,問問他們住得是否舒服、方便,他們提供的信息可能是更準確的。
如果有留學的打算,還是得讓孩子該讀書就讀書,該訓練就訓練,中國教育并非一塌糊涂,雖然可能比較死板,但也傳遞了很多知識,孩子可以通過這種嚴格的訓練養(yǎng)成扎實的基本功和自律的習慣。這對以后出國留學是很有幫助的。
美國的教育要求全面發(fā)展,除了學習,體育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表現(xiàn)力、領導力、個人魅力,都很重要,所以就像培養(yǎng)一個正常人那樣來培養(yǎng)孩子吧。父母多參與孩子的活動,進行高質(zhì)量的陪伴,讓孩子心理健康。
如果你自認為教不了孩子,也不要把孩子送到那些商業(yè)氣息很濃厚的教育機構(gòu)去,你可以給孩子找個導師,美國叫mentor,這種導師不以教育為賺錢手段,他可以是孩子的指路人,甚至有時是伯樂。美國一些升學機構(gòu)里會有這樣的導師,也有人從自己的朋友里給孩子找導師,找那些人生閱歷豐富、三觀很正、善于啟發(fā)人的人。在教育這方面,中國家長花了很多錢,過分關注在量化下的標準考試“術”的層面,而忽視了“道”層面的心靈引導。
中國家長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爛牌
環(huán)球時報:在激烈競爭的現(xiàn)實中,中國家長似乎普遍比較焦慮。
陳屹:時代變化太快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爆炸、快速、碎片化,這一切都給父母教育帶來挑戰(zhàn)。很多家長自己沒有完全懂事,所以聽什么都迷信,有時候你會聽對,有時候你會聽錯,有時候沒有聽到是遺憾,有時候聽太多也是遺憾。所以對父母來說,信息大爆炸的當前,教育環(huán)境未必比二三十年前好,那時人們摸著石頭過河、非常安靜地教育子女,家長和孩子在情緒上至少比現(xiàn)在淡定。教育子女其實是一條非常孤獨的路,這種孤獨是非常正常的,是靜心,是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這是一條非常隱私、靜等花開的路。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都變成“群眾運動”了,在這種浪潮里,你必然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干擾,你的孩子永遠跟不上別人,因為你聽到的永遠都是最成功的,你聽到一個成功的還行,當你聽到一百個成功的,你會瘋掉的。因為你永遠都達不到。而且你并不知道人家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它可能有起伏,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可能是你永遠拼不過的因素。
現(xiàn)在這一代的孩子已經(jīng)非常棒了,很多家長實際上是把手里的一把好牌打成爛牌,比如很多孩子有家庭背景、有金錢支持,從小就有很開闊的視野,去過很多地方,他們有成功人士的概念,也有相當大的格局。如果我們家長不要這么患得患失,多給孩子一些挫折感,再讓孩子多一些失敗,多一些奮發(fā)的動力,我們的孩子將是如虎添翼。
文書都是磨心磨出來的,一厘米的捷徑都沒有
環(huán)球時報:聽說您也在指導一些學生寫申請文書,文書寫作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陳屹:也許因為我自身是寫作人,許多學生把文書拿給我,希望聽聽建議。作為寫作中文、閱讀英文、在美國生活30年的我,對看到的許多文書,失望的遠遠大于驚喜。
一般我都需要與學生交流一年之久,與他們一起走心磨心,真正進入文書寫作過程,基本上要3個月的過程。可能中國家長會覺得為什么要那么久啊。作為筆耕20年的我,其實自己一周就能寫出一篇可讀性很高的文章。但我不會替學生寫大學申請文書,因為那樣就把孩子成長的經(jīng)歷剝奪了。孩子需要借這個機會沉淀一下,文書的寫作是一個美好的成長過程,很多孩子會在幾個月的寫作過程中,第一次真正回味18年來自己是誰、發(fā)生了哪些已忘卻的故事、提煉了哪些反思、哪些發(fā)現(xiàn)、哪些驚喜,這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非常痛苦,但也是真正成長的千載難逢機會,甚至會發(fā)現(xiàn)中國思維與美國思維的異同。
很多人都說一定要在幾年級前完成文書,我要強調(diào)的是,一定不要趕,寫作是需要掌握火候的,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新的故事,同時也需要有個冷卻的時間。好的文書不僅磨心,而且因為極度的個性化,就會變得非常隱私,大部分作者,絕大部分申請人不會公開給別人展示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文書。
很多留學生的文書,常常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機構(gòu)找“外人”寫的,為什么?要么那不是他那個年齡段、那個背景所說的話,要么與他的英文水平不匹配,再或者換個性別、換個人名,文章可以用在其他任何人身上。這些都逃不過看過上萬封文書的招生官的法眼。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找捷徑。留學就像一個人練芭蕾舞,本來需要6個月練基本功,但被告知只有6周時間,你要么過度透支體力,要么不擇手段找替身,最后蒙混過關。即便騙過招生官,去了美國留學,但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跟不上,每年有多少學生被退回,留學機構(gòu)不會告訴你。當時如你按6個月時間去扎扎實實地訓練,不急于求成,一切會水到渠成。人生的路上一厘米的捷徑都沒有,如果你走了捷徑,前面總有該吃的苦頭在等著你。在《名校之路》書里,就有許多留學誤區(qū)和陷阱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