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海外華僑華人熱議:該不該送孩子回中國學習漢語(2)

2014年08月25日 13: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字號:

  丟不丟根,關鍵不是在哪里受教育

   - 龐 燕(加拿大)

  一個人必須有根,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的根。一直生活在國外的話,孩子接觸不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未來只可能是一種結(jié)局:長大后成為不懂中文、不懂中國文化的“外黃里白”的“香蕉人”。

  有人認為,國外文化過于強調(diào)個性和多元發(fā)展,忽視了學習,而且,有些國外的社會環(huán)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干擾,于是決定帶孩子回國讀書,讀完小學或初中再出去。

  有人說國外的教育普遍比較人性化,學生壓力不大;中國的基礎教育扎實,學生各方面發(fā)展均衡。對于兩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小孩,因為教育體制的差異,國外的孩子相對單純,心理承受力也會比國內(nèi)的孩子差些。

  其實,是否要送海外的孩子回中國上學是見仁見智的事,關鍵是想讓孩子發(fā)展什么,不同的家長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完全可以不需要一致。

  不過,我認為,華裔孩子起碼也要有聽和說中文的能力。長的是華人的外表,如果沒有中文的溝通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欠缺:不僅和親友們無法溝通,也會丟失今后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機會?,F(xiàn)在中國的發(fā)展舉世矚目,今后的中國是誰也不能忽視的力量,而華裔與中國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放棄這個優(yōu)勢是很可惜的。

  雖然華裔子女大多會在國外生活和發(fā)展,主要考慮的是融入居住國的社會,但如果有中華文化的背景和與中國的天然聯(lián)系,那么就會有更強的競爭力,對今后的生活、事業(yè)和發(fā)展都是有利和有益的。

  當然,培養(yǎng)孩子的中華文化不一定非要送他們回中國上學。我認為,只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中文的環(huán)境,經(jīng)常讓他們接觸中華文化,有機會多回中國走走看看,也是很好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送回中國上學更好。畢竟,他們要長期在居住國生活和工作,了解和融入居住國是最主要的。

  身邊不乏負面的例子。新移民往往擔心孩子的語言不能適應在國外的學習,所以在家里也不和孩子講中文,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與中文越來越遠了。甚至有的在中國初中畢業(yè)后出國的孩子,幾年后反而不會講中文了。這都是由孩子沒有中文環(huán)境而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孩子小的時候送回中國讀書,也同樣會發(fā)生相同的問題的。

  所以,丟不丟根的關鍵不是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

  趙云茜(日本)

  關于應不應該將孩子送回中國就讀的問題,我在大兒子上學時,曾經(jīng)糾結(jié)過一陣子。剛好那段時間國內(nèi)有些負面新聞,也就斷了念想?,F(xiàn)在想來還是正確的,無論如何,孩子們是快樂的,雖然國外基礎教育和國內(nèi)的有些距離,但有什么比孩子快樂更重要呢?

  在日本,對于孩子們來說,學校是玩、交朋友的地方,嚇唬他們最頂用的話,就是:不聽話,就不讓你去學校啦!絕對靈。

  我堅決認為應該把孩子留在身邊。不過,我建議,每年定期一兩個月讓孩子回國學習中華文化。我每年都帶孩子回國不下3次。每次國內(nèi)有活動我都第一時間讓孩子報名參加。這已經(jīng)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周露(墨西哥)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千萬不能因為大人出國,讓孩子把“根”的文化遺失在路上。我的一位朋友來墨西哥多年,孩子學齡前就送回國內(nèi)。兩個孩子都在中國讀完了高中然后到美國讀大學。他們十分感謝自己的父母。

  我出國多年,但女兒一直在國內(nèi)讀書直到大學,現(xiàn)在留在國內(nèi)工作。我一直陪著她讀完了高中,并考上北京地質(zhì)大學珠寶學院后才出來的。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做法。

  國內(nèi)的教育確實有許多問題,但我一直認為,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和中學是養(yǎng)成學習習慣和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必須要有些框框和規(guī)范。

  我身邊有好多負面的例子。我的幾個侄子侄女現(xiàn)在就面臨問題:父母出來做生意,孩子跟著大人轉(zhuǎn),基礎就出了問題,習慣也沒養(yǎng)好。

  還有一個孩子,跟著父母出國后得了自閉癥,還好,母親認識到問題的嚴重,趕緊把孩子帶回上海。據(jù)說現(xiàn)在可好了,還參加了上海電視臺組織的少兒舞蹈表演呢。

  王樹旺(法國)

  關于海外華人子女的教育:如果當?shù)亟?jīng)濟文化教育比較發(fā)達,那就留在當?shù)?,以本土教育為主,以學中文為輔培養(yǎng)孩子;否則,就把孩子送到發(fā)達國家接受教育,或送回中國。我們出國的目的不能僅僅是自己眼前賺錢,必須為后代考慮,否則目光短淺得不償失。

  徐濤(厄瓜多爾)

  在國外,一面接受中文教育,一面還要融入所在國,很難。大部分孩子不可能同時精通兩個國家的文化精髓,總要舍其一。要不忘根,還要融入當?shù)厣鐣?,也難為孩子們了。

  我認為,應該讓孩子先打好中文基礎,再出國學習。不過,我不贊成把孩子寄養(yǎng)在老人身邊。我認為放在老人身邊的孩子會變得自私,因為隔代照顧時,老人會擔心出事,父母又覺得自己欠孩子的,所以在物質(zhì)方面給的太多。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孩子跟在父母身邊,假期回中國尋根旅行,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黃子禪(坦桑尼亞)

  子女教育是我現(xiàn)在面臨的最頭痛的問題。坦桑尼亞不像發(fā)達國家,根本沒有中文教育。不得已,我把兩個孩子都送回中國讀書了。媽媽陪著他們,我只能每兩三個月兩邊來回跑,真是有些無奈啊。

  不過,我們的“根”就在語言的承載之下,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接受中文教育??墒牵烤乖鯓拥姆绞讲攀亲詈??每一種方式都有利有弊,誰敢說自己的決定是最好的呢?

  王恩逵(加拿大)

  如果僅是學會聽說中文,那回國參加活動,10天抵得上在外學一年!我覺得,在國外想讓孩子學好中文,只有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出中文的環(huán)境,才能有保證。同時,還可以讓孩子上中文學校,然后,假期到中國尋根旅行。這比送回中國上學要好得多。

  尹晴日(盧旺達)

  我是3個孩子的父親,最大的孩子11歲,最小的1歲。現(xiàn)在孩子都在非洲,我們兩口子都認為孩子小的時候要和父母在一起。這樣問題就來了,這邊沒有中文學校。大孩子來非洲前在中國上了半年小學,能看書。女兒1歲過來,現(xiàn)在5歲,她聽說中文沒問題,但讀寫的能力很弱。

  我們還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我老婆是日本人。所以在家里,孩子和我說中文,和媽媽說日語,上學用英語。我有時候甚至會想,孩子們做夢說什么語呢?

  這邊的華人孩子不多,中文教育問題很多。但是,我也不太喜歡國內(nèi)的教育方式。為了所謂的起跑線,把孩子都弄成小大人了。國內(nèi)有些攀比、虛榮、金錢至上等風氣也不好。但孩子怎么學習中華文化,成了我現(xiàn)在面臨的最大課題。

【編輯:冉文娟】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