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 用愛講述中國故事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文教育。從第一所正規(guī)華文學?!?690年的印尼明誠書院創(chuàng)辦至今,華文教育已經(jīng)走過了300多年的歷史。多年來,受不同國家政治環(huán)境和移民政策的影響,華文教育幾經(jīng)坎坷和波折,但無論時局如何變化,不管生活怎樣艱辛,僑胞們始終堅持不懈、辦學育人。
12月7日,第三屆世界華文教育大會在京舉辦,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600位華文教育專家共同圍繞“發(fā)展海外華文教育,促進中外人文交流”這一主題,探討如何在新時期讓海外華文教育開出更美的花。
澳大利亞中文教育促進會會長許易:
跟主流社會交朋友
“想要讓主流社會對華文教育認可,就一定要融入其中,跟主流社會交朋友?!卑拇罄麃喼形慕逃龠M會會長、豐華中文學校校長許易講起推廣華文教育的經(jīng)歷,有著切身的體會。
1998年,許易在澳大利亞悉尼創(chuàng)辦了豐華中文學校,“最初只有十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700多名學生,并成為州政府撥款的學校?!痹S易說,“起初,當?shù)刂髁魃鐣θA文學校知之甚少,后來我們打開大門,邀請政府官員來學校參觀,讓他們了解華校在做什么,這里的學生在學習什么。”
令許易印象深刻地一件事:2010年,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的陸克文參觀豐華中文學校,開始的講話很客套,隨后是參觀教室,聽學生們朗誦、唱歌。當看到這些出生在澳大利亞的華裔青少年自如地運用中文時,他由衷地表示驚訝和贊賞,對許易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的學生是將來中澳交流的紐帶?!?/p>
許易就是通過這樣一次次地溝通,使當?shù)刂髁魃鐣θA文教育理解、認同,政府也愿意傾聽華校的訴求并盡力提供協(xié)助,這樣開展華文教育的機會也就來了。
為了讓華文教育有更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2012年,在許易的牽線搭橋下,中國國務院僑辦與新州政府正式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在促成中澳文化交流、華文教育與主流教育接軌方面邁出了嶄新一步?!捌鋵崳A文教育不只是中華民族的‘留根工程’。對海外的主流社會來講,我們也是在為他們培養(yǎng)雙語、雙文化的人才,是在為世界培養(yǎng)人才。”許易說。
泰國曼谷華教促進會主席何韻:
從舉步維艱到炙手可熱
來自泰國的曼谷華教促進會主席何韻在此次參會的代表中算是年長者,她見證了華文教育在泰國的起起落落?!艾F(xiàn)在,不僅是華僑華人在學習華文,越來越多的泰國人也開始學習華文了。”何韻談起華文教育在泰國的發(fā)展,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歷史原因造成華文教育不幸在泰國斷層長達50年之久?!焙雾嵒貞浧鹉嵌螝v史,語氣沉重。直到上世紀90年代,泰國才開始對華教慢慢“松綁”,華文學校也開始興辦,然而起初舉步維艱,在師資、生源方面都遇到不少難題。何韻說,辦學初期缺乏正規(guī)的華文教師,受條件限制,我們只能聘請當?shù)厝恕H欢?,比起師資,更讓何韻為難的是生源問題?!皵鄬印睅资?,在部分年輕華裔后代身上,“華文”和“中華文化”已經(jīng)遺失。尤其是兒童,他們學習華文的原因很簡單,“爺爺奶奶讓學的?!遍_班時,學生很多,然而由于周邊缺乏華文環(huán)境,很難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起初,一個班約有三四十個學生,到了第二、第三個學期學生就越來越少,最后只剩下五六人。何韻感慨說:“我從事了華文教育這么多年,自我感覺仍然沒有達到目標。每當看到華裔年輕人無法用中文交流、看不懂中文報紙,就會感到遺憾?!?/p>
20年來,何韻為華文教育不斷地努力著?!疤﹪蠋煵缓镁突貋碚堉袊蠋?,從漢語拼音‘abcd’開始學起?!苯?jīng)過多年的堅守,何韻的華文學校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規(guī)模,她目前管理著兩所華文學校,一所是全日制中學,約有1000名學生;另一所是華文補習學院,約有3000名學生。
現(xiàn)在,華文不僅和華人緊密相聯(lián),還吸引了不少泰國人。隨著中泰兩國經(jīng)濟交流日益頻繁,華文人才也變得炙手可熱。何韻介紹說,出于就業(yè)或者其他需求,泰國人也成為華文教育的主要生源之一。在何韻的華文學校里的泰國學生約占十分之一,他們學習華文的熱情絲毫不亞于華裔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