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孔子學院十年風雨路:海外發(fā)展屢遭尷尬引深思(4)

番外篇之一:孔子學院數(shù)據(jù)“面面觀”
自2004年首所孔子大學的建立,十年間,孔子學院已發(fā)展至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孔子課堂分布于世界126個國家(地區(qū))??鬃訉W院已成為中國與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平臺。
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個國家(地區(qū))建立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孔子課堂??鬃訉W院設在120國(地區(qū))共475所,其中,亞洲32國(地區(qū))103所,非洲29國42所,歐洲39國159所,美洲17國154所,大洋洲3國17所??鬃诱n堂設在65國共851個(科摩羅、緬甸、馬里、突尼斯、塞舌爾、瓦努阿圖只有課堂,沒有學院),其中,亞洲17國79個,非洲13國18個,歐洲25國211個,美洲7國478個,大洋洲3國65個。
番外篇之二:中國古代是怎樣辦“孔子學院”的
中國古代,周邊國家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十分廣泛,儒家文化更是周邊國家的學習對象,朝鮮、日本、越南是其中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
據(jù)《舊唐書》之《東夷列傳》記載,朝鮮半島的高句麗在小獸林王二年(372年)已建立儒學機關“太學”和“扃堂”?!疤珜W”是高句麗的最高學府,傳授“四書五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和史書,在地方設立的“扃堂”,招收地方貴族和平民子弟,學習“四書五經(jīng)”和歷史知識等。
唐代朝鮮半島和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經(jīng)常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國留學、“取經(jīng)”。有些學成者干脆就在中國參加科舉考試,并且做官。而在越南,早在中國秦漢時期,儒學便已傳入。宋朝時期,儒學在中國進入復興和繁榮發(fā)展的階段,越南也相應受到影響,朱子學傳入,明朝時期儒學逐漸成為主流。
有學校,教儒學,當然也就要建文廟,祀孔子。朝鮮和越南都在中國宋朝時期,也就是公元11世紀,建起了國家級的文廟,并仿照中國祭孔的禮儀制度,制訂了專門的祭祀禮儀制度。越南河內的文廟始建于1070年,由崇尚儒學的越南李朝皇帝李圣宗主持修建,里面的格局基本仿照曲阜孔廟,專門用于皇帝親自祭祀孔子的活動。而且,這個文廟里還供奉了號稱“越南朱子”的越南儒家學者朱文安。這個文廟至今仍在,是越南僅次于古螺城和順化古都的全國第三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游客眾多的著名旅游景點。(摘編自李深《中國古代是怎樣辦“孔子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