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僑鄉(xiāng)赤坎:百年間的流逝與永恒(圖)

2017年04月06日 10:01   來源:人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

  歷史不會結(jié)束,只有遺忘??傆斜粴绲模傆斜谎诼竦?,但永遠沒有終點;總是在變遷,總是在流逝,但總是有一些堅硬或柔軟凝固然后沉淀,并且永恒。

  ——題 記

  鐘樓

  潭江之濱,南為鄉(xiāng)村,北為市鎮(zhèn)。堤東堤西路沿江迤邐。六百座騎樓或淡黃或暗紅,綿延三公里。幾乎一樓一式的西洋屋頂,鑲嵌了彩色玻璃的門窗,石雕精美的拱券閣臺,依然是百年前的樣貌。歐陸風情的格調(diào),成就廣東赤坎為“中國第五名鎮(zhèn)”。

  潭江最早是赤坎通往世界的黃金水道。定期有班船去澳門、廣州數(shù)十港口:清朝是木帆船,之后是當?shù)厝朔Q“藍煙囪”的電輪船。江面上往來于赤坎與港、澳、穗的船只井然有序,載出當?shù)氐拇竺?、特產(chǎn),運進歐美的花布、鐵釘、鐘表、火柴、煤油……至今,赤坎古渡的踏跺、船只系纜的石墩依舊完整,讓人聽到當年的漁歌唱晚;五大會館遺址,讓人遐想當年無數(shù)商賈的摩肩接踵;幾乎曾有的所有商行名號,都能從斑駁的字跡上辨認。

  康雍年間,赤坎為圩市。

  晚清,赤坎鎮(zhèn)形成。

  由赤坎始,開平有了公路,有了汽車營運。取代了明朝的官轎肩輿。鎮(zhèn)民建馬路,修長堤,筑騎樓,擴鋪業(yè),興教育,極一時之盛。歷二戰(zhàn)涂炭,赤坎梅開二度,進入黃金時代。交通恢復,郵電暢通,江海交匯、中西合流的商貿(mào)通衢,舟楫如梭,檣帆如林,僑匯物資滾滾奔流,鎮(zhèn)上商號相繼復業(yè),尤以僑資商鋪遮蔽半邊天:金銀珠寶門連戶對;茶樓酒館鱗次櫛比;糧店、綢莊、診所、相館一應俱全;每逢圩期節(jié)日,豬牛羊肉、雞鴨鵝魚供不應求。

  兵燹禍起,物價暴升,商號倒閉,繁華夢破。赤坎再次從極盛跌落。

  十萬同胞遠去海外。

  開平縣治遷出赤坎。

  老鎮(zhèn)如同棄婦,鉛華褪落,姿色凋零,精致而又跌宕的前世今生,讓后人嗟嘆。曾經(jīng)風光的,漸次黯淡;曾經(jīng)喧囂的,悄無聲息;曾經(jīng)年輕的,兩鬢斑白。錢莊當鋪結(jié)了蛛網(wǎng);“巴黎”旅館形容枯槁;王謝堂前無飛燕;煙花青樓埋沒草叢。身強力壯的漢子遠走他鄉(xiāng);拖兒抱女的婦人沿街哭號;華廈懶臥蒼涼,層樓十室九空,宅門黯然鎖,院花寂寞紅;祠堂香火明滅,喑啞地絮叨;灰灰菜和狗尾巴草在屋檐上瘋長。對于漫長的歲月,他們只是時間的附庸。百年的興旺隨了潭江水,蕩蕩沒入???。

  多少人的戶籍已被勾銷?多少人的過去已經(jīng)隱匿?多少故人已被忘記?對于從不停歇的時間,他們僅僅是歲月車輪上的塵埃。街邊的老人和生意人神色迷惘,看著一撥一撥行色散漫的外地人,不知他們在尋找什么。

  一步步走在磚石斑駁的街道,踏著一部厚重的史冊。

  恍然走進一個舊夢,就像孩提時遇到的生字。面對沉重的,輕浮的,清晰的,混亂的,真實的,抑或虛妄的歷史,困惑而好奇。

  歷史有用沉默作答的習慣。飄零的樹葉,自然,真實,又荒誕不經(jīng)。仿佛蝴蝶和莊子在對話。我來尋找一首詩,一首簡單又冗長的詩,能充分敘述、懷念、反思、想入非非,分辨奇跡和傳說的真假。我會寫出一些長長短短的文字,盡管并不比街邊的一株紫荊珍貴。赤坎街四季都遍地落英繽紛,踩著芬芳的花瓣,就觸摸到赤坎街的溫馨。

  跟隨一位老人沉穩(wěn)的腳步,踏上去鐘樓的樓梯。厚實寬大的木梯,沿著大樓的墻壁曲折攀援。

  世人喜歡為祈求命運敲鐘。我來登樓,是為頂禮,也是為推敲樓內(nèi)的陰影與風。我想要知道,被高高供奉的鐘,腹內(nèi)回蕩著怎樣的無人知曉的心緒。

  鐘樓是鎮(zhèn)子高度的頂點,高聳在蒼勁茂密的樹冠上面。俯首就看到潭江,遙想一次次過盡的千帆,一番番遠去的激情,一場場周而復始的潮汐。

  鐘樓是仁慈的老者,默默地注視著鎮(zhèn)上的眾生:忙碌或是悠閑,幸福或是不幸。給他們以提醒和撫慰,給是非以公正的裁決。鐘是恒久搏動的心,聽它遠播的聲音,便是諦聽歲月。有靈魂的鐘擺永遠那樣從容不迫,古樸的聲音是市鎮(zhèn)的脈搏。

  我久久地在大鐘前站立,屏息靜氣,凝視清新的機油的滴落,凝視沉重的鐘砣的升降,凝視節(jié)奏分明的齒輪的咬合,等待半小時一次的鳴響。如果還有值得祭祀的事,我期望鐘聲聯(lián)系今昔,帶回所有丟失的信息。

  鐘聲驀然響起。

  一片水上的月影,朦朧照亮先賢的骨骼和前世的高貴。太茂盛的抒情,寫滿了天空的橫豎撇捺,追憶似水的詩酒年華。鐘聲厚重而鋒利,執(zhí)著地雕刻日夜,雕刻四季,雕刻所有的生命,直到我們在鐘聲中消失。

  老街

  赤坎在現(xiàn)實中,更在歷史中,是追求和尋找的出發(fā)地,一場華麗的沒有盡頭的夢開始的地方。

  鎮(zhèn)子是靜止的,時間在流動;屋舍是靜止的,居者在流動;樹是靜止的,風在流動;風景是靜止的,看風景的人在流動;潭江一如既往地流淌,早晨有清新的愿望,滿街是飄散的炊煙;落日時有安詳?shù)撵o謐,鳥兒疲倦地歸巢。

  歷史在時間的河流低語盤桓,咀嚼失去了的青春以及所有可貴的日子,同時編織夢想,釀造昌盛,給自己以充分的鼓舞。曾經(jīng)的多少美好,在物質(zhì)的天平上沽價待售,越過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渴望在屬于文化史的天空盤旋。

  歷史常常顛三倒四,但沒有人會數(shù)典忘祖。

  赤坎百年的興起與規(guī)模,仰賴流徙海外的兒女。他們把汗水、屈辱和祖?zhèn)鞯年惻f拋在異國,把財富、榮耀和見識的新奇捧回故園。他們依照國外的圖紙,建造出一幢幢洋樓,一條條洋街,甚至水泥、瓷磚和彩色玻璃都從國外運來。赤坎于是充滿了西歐北美南洋的建筑元素:古希臘柱廊、古羅馬穹窿、葡萄牙騎樓、伊斯蘭窗戶、意大利貝飾、哥特式尖拱、巴洛克山花、科林斯柱頭……驚艷了外部世界的赤坎人,即便是完整復制中世紀歐洲宮廷,也毫無禁忌。

  三江六岸,是百年的戲臺。家族的興旺充滿了競逐榮譽的主題,歲月的翻動藏滿了悲歡離合的故事。

  兩大家族劃分了赤坎鎮(zhèn)的地盤:堤西是來自福建的關(guān)族,堤東是來自河北的司徒族。堤西堤東最氣派的騎樓街,是兩大家族競賽的記錄。一場場心照不宣的爭強斗勝,讓赤坎成為奇觀。

  關(guān)族的鐘樓和司徒族的鐘樓表情莊嚴,在上下埠的兩端對視。分別來自德國和美國的時鐘,跟百年前一樣精確。節(jié)奏一致的唱和,讓滄桑的歲月如歌。它們都在堅守,思考同一個哲學命題。作為兩大家族數(shù)百年競賽的見證,鐘樓依然是赤坎鎮(zhèn)的地標。

  街邊的芒果樹綠影婆娑。所有年輕的和衰老的、墻角的和街上的樹,是鎮(zhèn)子的生命。高大的樹的枝條撒向天空,天空透明的藍色,仿佛赤坎干凈的鏡子。

  像赴一場世紀之戀,在會講故事的騎樓下徘徊,去尋找百年的繁華和風情,去邂逅從異國回來的老人,一起手握長長的煙筒,在茶鋪閑聊,聽潭江“藍煙囪”的汽笛或槳聲的欸乃。

  被遺棄又被擁抱的生命,即便寂寥,也有一種無法超越的優(yōu)越。曾經(jīng)精致而又跌宕起伏的前世今生,后來者甚至難以攀比。每一扇緊閉的門后,都有一段塵封的浪漫。想象中的燈火,連接起所有的故事與章節(jié)。

  歐式的窗臺下面,立著中式的泰山石敢當。緊鎖的門里,碧綠或燃燒的爬墻虎照舊燦爛。青磚腳下的通道,滿目瘡痍。逼仄的巷子,長腳的蜈蚣在時光深處蜿蜒躑躅。盡管故園的徽記被歲月剝蝕,依舊有溫暖的念想。大門口的石獸遠望異鄉(xiāng),連綿悠長的目光古瘦。江上寒煙縹緲,云揮灑水墨,似有錦書來。梳妝臺上的沉香木梳,還有曖昧的體香,留住瞬息光陰,等待歸人。時間刻意的痕跡,是一把開啟昨天的鑰匙。

  清晨和黃昏是靈動的日歷。燕子飛了,江水退了,老去的容顏不必祈禱。灰塵掩蓋了歲月的疤痕,淚水帶走了兒時的天真。平靜庸常的生活讓人忘了時間和衰老,外婆呼喚外孫的聲音,是鎮(zhèn)上最美麗的語言。

  百年老店熱氣騰騰,豆腐角、豬仔薯、煲仔飯、燒鴨和蒸鵝的濃香滿街飄散。觀光客仿佛穿越而來,年輕的驚呼燒松枝的柴灶火光熊熊,年老的感嘆手工的小食是童年的味道。

  大排檔的女主人,頭上滿是白發(fā),善良而沉默。人們喜歡她親手煮的肉粥和瀨粉,喜歡她任從客人隨意坐在店門口的板凳上,打盹和拍照。她偶爾的走神和嘆氣,像極了過世或健在的母親。

  做過木匠的老頭,一生最得意的時光,是他的繩墨生涯。他端坐著的舊宅子,和他的質(zhì)樸那么相稱。在我眼里,他是上世紀留下的大師,淺淺地隱居著,直到化為塵土,讓院子四季都在開花。

  誰家的窗口,有位低眉的女子,淡然如菊。身邊那位眉飛色舞的,像橋邊盛放的紅豆,知為誰生?

  赤坎是一部外來語的辭典,一件來路明白的舶來品。老樹下小小的酒吧,寫著花體的英文。絢麗的顏色,帶來歐美的藍天。遙遠遼闊的海洋另一面,竟然與這個小鎮(zhèn)有了聯(lián)系。吉他在悅耳地叮咚。仿佛有個戴牛仔帽的吉他手,斜靠粗獷的走廊木欄,面對蒼茫西部的落日余暉,唱自己心底的歌,不是唱給誰,不是為了誰。偶爾有些詩人,坐在故土,卻在尋找家園,把漂浮的啤酒泡沫,稱作鄉(xiāng)愁,在這里宣告新詩的誕生。寫詩的人很多,讀詩的人很多,但誰能遇見誰的詩,誰又會被誰的詩打動,需要一種情境。沙龍,沙發(fā),洋酒,咖啡,三明治,巧克力,幽默,爵士,羅曼蒂克……異域美妙的色彩和聲音,裝點了赤坎的文明。

  深深的庭院,老屋是活的,有脈動,能呼吸,很容易讓人迷失。誰能確定先前的金粉之家,不再有人粉墨登場,成為大起大落的主角?

  院墻下的流水像歌謠。深青色的水泥地上有小板凳,小板凳上坐著懶懶的陽光,屋檐下晾著干豆角,灰色的瓦棱上,有老主人的神秘信息,瓦隙間的枯草什么也不說。一截殘存的斷碣,無意揭露了世間的幾度秋涼:人生的最高點在哪里?是權(quán)傾天下?是富可敵國?還是飲一杯老酒,沏一壺新茶,寫一首只有三五知己能耐心讀完的古體詩?

【責任編輯:楊凱淇】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