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 1
  • NO 2
  • NO 3
  • NO 4
  • NO 5
  • NO 6
  • NO 7
  • NO 8
  • NO 9
  • NO 10
  • NO 1
  • NO 2
  • NO 3
  • NO 4
  • NO 5
  • NO 6
  • NO 7
  • NO 8
  • NO 9
  • NO 10
  • 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中國沿海重要港口基本失陷,大批商業(yè)和工廠被迫遷至中國西南,原有的水陸運輸通道均已斷絕。修建滇緬公路即為保證戰(zhàn)略物資供應,然而汽車和司機又嚴重缺乏。危難之際,海外華僑伸出了援手。1939年,愛國華僑陳嘉庚發(fā)出“南僑總會第六號公告”,號召華僑中的年輕司機和技工回國參加抗戰(zhàn)。

    公告獲得了南洋華僑熱烈響應,他們有的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高薪的職業(yè),告別父母妻兒,甚至有人女扮男裝,義無反顧地回國支援抗戰(zhàn)。1939年起,“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分9批共3200多人回到中國,幫助搶運軍需物資,并運輸工業(yè)生產(chǎn)原料和大后方人民的生活物品。

    滇緬公路有“死亡公路”之稱,南僑機工們需要面對的是崎嶇難行的山路、敵機無休止的轟炸和骯臟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車禍、炸彈、疾病,奪去了許多南僑機工的生命。據(jù)統(tǒng)計,有1800余名南僑機工犧牲在滇緬公路上。

    1985年,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西山修建了“南僑機工抗日紀念碑”,2018年,云南省檔案館館藏的“南僑機工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

    歲月悠悠,80年過去了,當年風華正茂的華僑子弟已白發(fā)蒼蒼。2018年,居住海外的最后一位南僑機工李亞留離世,享年100歲。目前,國內(nèi)可查的健在南僑機工僅剩三位,均已百歲高齡。民族忠魂,赤子功勛,南僑機工的歷史,應當被后人永遠銘記。

    • 難舍故園情:華僑華人添筆民族復興藍圖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國及家鄉(xiāng)的經(jīng)濟、民生、教育等各方面發(fā)展持續(xù)關(guān)心濟助,盡顯桑梓情深。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不少華僑華人回歸故土?!案赣H想把我們送回來,參加新中國建設?!薄?a href='//www.chinahisu.com/hqhr/2019/08-16/229159.shtml' style='color:red;font-size:14px;'>[詳細]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10月1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約2000名華僑華人在現(xiàn)場見證了歷史時刻……[詳細]

    70年來,千千萬萬華僑華人通過艱苦奮斗在海外闖出一片天地。中國的發(fā)展加上自身的勤奮創(chuàng)業(yè),讓海外華人的地位不斷提升……[詳細]

    • 站在福建寧德市東僑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簡稱“東僑”)的東湖邊上,現(xiàn)年76歲的印尼歸僑陳金雄感嘆不已:怎么也沒想到,當年的一片灘涂地,已變成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宜居新城。如今,“東僑”大路通衢襟連四方,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詳細]
    • 2019海外華人“難中求變”
    • 2019年12月2日,《咬文嚼字》雜志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語,“我太難/南了”光榮上榜,這四個字簡單直接地道出了生活之多艱。太難了,這也是2019年許多華僑華人的心聲……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供稿信箱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