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暨大東南亞校友響應“一帶一路” 華文教育百花開(3)

2016年11月10日 11:11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尋訪手記

  會說漢語在工作上將有更多選擇

  最近走訪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華文學校,可以看見墻壁、走廊貼著《弟子規(guī)》字句和諸子百家畫像,能感受到濃郁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氛圍……這些華文學校在校人數(shù)通常有300人至500人,有的甚至有七八千人,涵蓋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的教育體系。這當中,活躍著不少暨南校友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當?shù)刈迦簩W習華文的學生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多,他們的父母認為孩子會說漢語,將來有更好的工作選擇機會和福利待遇。顯然,一種優(yōu)秀文化的生命力,歸根結底在于能讓當下的人過得更好。

  目前,海外華文教育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缺乏優(yōu)秀年輕師資和適合本地教學的教材,辦學資金短缺。這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海外華文教育要從當?shù)赝尥拮テ?,重視當?shù)厝A文基礎教育。鼓勵各種社會力量資助華文教育,開發(fā)設計更多符合當?shù)厍闆r的華文教材,不斷提高華文教師待遇和辦學設施條件。中國大學也要加大力度提供更多靈活的獎助金以及高層次學歷教育,吸引更多海外學子來中國學習、回國后從事華文教育。在這些方面,“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聯(lián)合采訪團成員、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羅昕

  進了暨大就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穿透110年的歷史,“暨南”二字把很多本無任何聯(lián)系的人,牽連在了一起,成為“一家人”。

  這一家人,追溯于過往,相守于現(xiàn)在。早在20世紀40年代,新馬兩地的校友會就已有雛形。因為歷史原因,中間出現(xiàn)過斷層,上世紀90年代有了新鮮血液加入。時隔幾十年,即使先人已去,但他們對暨南的愛,早已成為一種傳承。就像新加坡校友謝聯(lián)所說,“老一輩對暨南的熱誠,一次次打動我們年輕一輩,讓我們深深明白和感受暨南情的分量”。

  這一家人,既相聚一地,又綿延四海。暨南學子遍布160多個國家,目前在全球有110多個校友會。各地暨南人聚于當?shù)匦S褧?,同時和其他暨南人也時刻相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校友會一直交好,中秋、春節(jié)等活動經常兩地一起舉行,美國南加州校友會還曾與新馬校友會舉辦聯(lián)誼活動。

  這一家人,血脈相連,情同手足。新加坡校友會副會長何寶豐是1978級物理系的學生,時隔30余年,他的女兒2013年也從暨大畢業(yè);1984級校友翁莉娟與先生在暨南園相識相愛,先生的父母也是暨南人。馬來西亞校友陳星的公司里,有好幾個員工是暨大校友。馬來西亞校友會會長林國元幾乎與校友會所有成員打成一片,對學弟學妹也十分照顧,僅僅只是見過一次面,但卻像世交般默契和熟悉。

  這一家人,始于暨南,遍布于世界各地,從事著各種職業(yè),甚至說著不同語言,但是在人群中你仿佛就能一眼認出,因為他們相互間有著無言的牽連。那是流淌在記憶里的暨南情懷,是銘刻在血液中的暨南精神。

  聯(lián)合采訪團成員、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 蔡青

  東南亞華人子弟不忘文化根脈

  千里送僑生入讀暨南

  110年前,乘著太平洋的季風,來自印尼爪哇的第一批21名僑生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成為南京暨南學堂(暨南大學前身)的首批學生。

  得知華僑千里送子回中國求學的故事,晚清名士丘逢甲曾題詩“祖國歸航率島民,養(yǎng)成豪杰共維新”,盛贊華僑們的愛國精神。

  時光荏苒。如今,印尼、菲律賓、柬埔寨、新加坡等地的華人子弟,和他們的祖輩一樣,依舊保持對華語、對中華文化的深深眷戀,有的還通過到暨大讀書、參加暨大在當?shù)亻_辦的函授班等形式,與中國保持緊密的血肉聯(lián)系。

  “無論過去多久,我們對祖籍國仍懷著深情?!边@是沿線國家很多華人華僑的深切告白。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東南亞華文教育發(fā)展正在迎來新曙光。

  曾祖父不遠千里

  送僑生學習中文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八華三語(注:指中文、英文、印尼文)學校三年級2班門口,孩童們攤開中文課本齊聲朗讀,吸引了眾人注意。

  1907年2月底,也是在印尼,思慕中華文化的第一批21名印尼華僑學生不遠千里,赴中國南京求學。3月,國內第一所為培植海外華僑子弟而設的學?!吣蠈W堂正式開課,這批僑生成為學堂的首批學生之一。

梁世楨接受采訪講述印尼八華學校的往事。
梁世楨接受采訪講述印尼八華學校的往事。

  “到了1908年,我曾祖父又不遠千里,帶著第二批來自印尼的僑生抵達南京,送到暨南學堂念書?!痹诎巳A學校校史墻前,印尼全寶集團創(chuàng)始人、印尼八華學?;饡飨菏罉E,指著曾祖父梁映堂的畫像,動情地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編輯:羅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