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昶:清潔能源創(chuàng)新助力“藍天保衛(wèi)戰(zhàn)”(2018-11-15 17:40:37)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在中國也能做世界一流科研(2018-11-13 10:43:50) -畢奇:做科研要看淡名利(2018-11-13 10:43:32) -解江冰:用“中國晶體”回報祖國(2018-11-10 10:58:23) -阮曾媛琪:和中國的社會工作教育一起走過30年(2018-11-10 10:55:15) -毛大慶:未來的共享經濟是盤活存量資源(2018-11-09 15:22:17) -唐亮:變琉璃瓦廠為精品民宿(2018-11-09 14:45:30) -曹曉風:在新時代的春天播種新希望(2018-11-09 14:45:00) -李瑋:回國15年 助力中國高科技服務民生(2018-11-08 16:30:12) -寧存政:在納米世界挑戰(zhàn)無限未來(2018-11-08 16:01:03) -王琳達:用“恒心”做教育 用“愛心”做慈善(2018-11-01 10:58:43) -創(chuàng)業(yè)者吳洪流:持續(xù)投入 深耕新藥開發(fā)(2018-10-25 11:36:18) -李彥宏:踩準時代節(jié)奏 科技創(chuàng)新無止境(2018-10-24 18:04:02) -王輝耀:開放人生的創(chuàng)新與突圍(2018-10-24 10:32:46) -推動香港與內地青少年交流 施榮懷:走近才能了解(2018-10-19 21:07:17) -“半路出家”研究經濟 白重恩堅持實踐出真知(2018-10-16 17:25:39) -三十年光影路 林超賢“癡心”不變(2018-10-15 09:48:29) -江維:做“良心”醫(yī)藥 為健康負責(2018-10-10 19:35:07) -第三屆北京市華僑華人“京華獎”頒獎(2018-10-01 11:04:53) -第三屆北京市華僑華人“京華獎”頒獎活動舉行 (2018-10-01 10:11:05) -華商李道:做公益就是送希望(2018-09-06 16:52:02) -海歸謝良志:讓國人用得起高端生物藥(2018-08-27 16:13:55) -中科院院士趙進東:培養(yǎng)“敢于挑戰(zhàn)”的科研創(chuàng)新人才(2018-08-17 18:15:34) -第三屆“京華獎”評選出10名獲獎建議人選(2018-08-02 16:17:51)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玉林:帶著使命感做事(2018-07-28 14:23:00) -宋偉宏:攻克阿爾茨海默病是畢生宏愿(2018-07-19 17:08:17) -海歸關鴻亮:用地理信息技術點亮城市之光(2018-07-14 13:09:10) -日本京劇院院長吳汝俊:讓京劇演出“國際范兒”(2018-07-08 08:24:32) -創(chuàng)業(yè)者趙偉:企業(yè)應具備“工匠精神” 沉下心做產品(2018-06-30 12:02:22) -黃勁回望創(chuàng)業(yè)路:歸國創(chuàng)業(yè)“始于情懷 忠于責任”(2018-06-24 17:30:20)
北京人大調研組赴朝陽區(qū)調研僑務工作 第十二屆“華商領袖·清華講堂”舉行 海歸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掘金” 90后海歸樂當“跑腿哥”

第三屆北京市華僑華人“京華獎”頒獎活動于9月30日舉行。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講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許又聲,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出席。北京市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齊靜宣讀了第三屆“京華獎”表彰決定。王曉東、王輝耀、白重恩、江維、關鴻亮、李彥宏、林超賢、施榮懷、彭練矛、解江冰獲獎……[詳細]

  • 王中林
  •   美籍華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tǒng)研究所所長、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納米能源和納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詳細]
  • 許榮茂
  •   1950年7月出生,香港同胞,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長期致力于公益事業(yè),截至2015年底,帶領世茂集團累計捐款逾11億人民幣,在京捐款近2億人民幣……[詳細]
  • 李勇杰
  •   1961年5月出生,美國歸僑,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北京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主任醫(yī)師、教授。長期從事神經外科疾病治療和研究……[詳細]
  • 李稻葵
  •   1963年12月出生,美國歸僑,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教授。著名經濟學家,長期從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經濟發(fā)展模式及制度變遷的跨國比較等研究……[詳細]
  • 吳晨
  •   1967年8月出生,英國歸僑,北京市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詳細]
  • 何超瓊
  •   1962年8月出生,香港同胞,信德集團董事總經理。牽頭創(chuàng)立京澳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會,共同發(fā)起成立香港北京交流協(xié)進會,全方位推進京港澳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詳細]
  • 鄭哲敏
  •   1924年10月出生,美國歸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著名力學家,中國力學學科建設和發(fā)展的領導者……[詳細]
  • 孟宙
  •   1963年11月出生,德籍華人,德國聯(lián)宇(咨詢)公司總經理。德國科隆市政府中國顧問,在推動北京市與科隆市雙邊經貿交流和文化交往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詳細]
  • 莫華倫
  •   1958年10月出生,香港同胞,世界著名男高音,香港歌劇院藝術總監(jiān)。多年來,先后指導香港歌劇院、澳門國際音樂節(jié)制作了多部具有國際水平的歌劇……[詳細]
  • 蔡蔚
  •   1959年9月出生,加拿大籍華人,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新能源汽車電驅動領域的技術和產業(yè)領軍人才……[詳細]

2013年3月28日,中央批準設立北京市華僑華人“京華獎”。作為北京市授予華僑華人、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的最高榮譽,該獎每兩年開展一次,評選人數每次原則不超過10人。

2014年對第一屆“京華獎”進行了評選表彰,授予謝國民等10人“京華獎”榮譽稱號,授予吳清源等19人“特別榮譽獎”榮譽稱號?!熬┤A獎”是市委市政府為表彰和獎勵在首都建設發(fā)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華僑華人、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而設立的榮譽稱號。

編者按:改革開放40年來,海內外涌現(xiàn)出一批華僑華人、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他們在經濟、科技、文化等多個不同領域中,為北京建設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為了展現(xiàn)這些優(yōu)秀人才的貢獻,特開辟此“京華人物”專欄,匯集他們的故事于此。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供稿信箱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